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指出其变化之处,分析其不变的宗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理念是: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以民为本 D.发展创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②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着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以其为代表的理论成果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排列下面的图片,其先后顺序为
          
①                     ②                       ③

A.②①③⑤④ B.③②①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②①③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C.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D.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著作与内容不一致的是(   )

 
著  作
内   容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对农民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探索了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
《新民主主义论》
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系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巨大作用
B.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科学认识
D.后者都对前者进行继承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七大” D.党的“十五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在欧洲大路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1956年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占用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会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会维主义的胜利》
材料二 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佐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够,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自传》
材料三 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 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
请回答:
(1)李大钊何时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另外,他还有哪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倾向马克思主义?据材料二分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谁?
(3)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工人思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主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
①民主与科学 ②新三民主义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 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 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 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 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如何理解其“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毛泽东思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