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南京古城依稀“读到”的历史有(  )
①鸦片战争的硝烟      ②中共在此蹒跚起步    ③日本侵略者的暴虐     ④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次战役的形势图,下列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打到长江流域,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战略决战中的淮海战役全面展开
D.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准备解放南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雍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
材料二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三: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造成“历史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悲 剧”的起点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中国人民自1840年以来“历次斗争”的主要表现。(2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必须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这一道路的依据 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B.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C.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誉为“头号中国通”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到:“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时期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   )

A.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得人心
B.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
C.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
D.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党正规军进入上海前,首先到上海的是属于军统系统的忠义救国军。接下去就是“鸡鹰满天飞,饿虎就地滚”,前者是指由重庆乘飞机前来的接收大员,后者是指原来潜伏上海而此时公开出面趁火打劫的“地下工作人员”。上海市民痛心疾首地问道:“难道这就是天亮了吗?”材料所述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国民革命时期北伐部队进入上海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C.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进驻上海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逼近上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8月28日,《大公报》报道:“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能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报道中的“喜讯”很有可能是(    )

A.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B.毛泽东抵达重庆参加谈判
C.国共两党达成了和平协议
D.中国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斜线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阶段的控制区。在这一局势下,中共

A.开始战略反攻 B.进行战略决战
C.召开第一届政协会议 D.准备发动渡江战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强调的是(     )

A.土地私有的必要性 B.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C.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西藏和平解放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