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7世纪到18世纪,中国明末清初时期,儒学有了新发展,也碰到新的挑战,出现了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期西方正开展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出现了新的思想。请比较分析他们思想内容、影响、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项不属于李贽的思想( )

A.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 B.完全否定孔子
C.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D.肯定人正当的私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这与西方的启蒙思想极为相似。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的发展已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B.黄宗羲的思想对启蒙运动生产了巨大影响
C.黄宗羲的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D.黄宗羲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而启蒙运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的社会实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

A.批判宋明理学 B.批判重农抑商
C.批判君主专制 D.批判“农工商皆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端丛生的根源在于( )

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了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社会贫富不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下列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与唐甄相似的是(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下列与他有关的是( ) 

A.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害”的结论
B.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主思想
C.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
D.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是“万世之至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民主思想家,其思想的进步因素中对构建近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 

A.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来源:材料型选择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时期时代特征
的文化是( )

A.集大成的总结性科技巨著相继问世 B.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D.古典小说蓬勃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