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跃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来源:2009届韶关一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D.长途贩运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

A.当时绘画题材广泛   B.当时风俗画流行的特征
C.当时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来源:张择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与隋唐时期相比,城市中的“市”有哪些变化( )
①开市、闭市的时间限制被彻底打破 ②出现了定期或不定期、专业性或节令性的各种类型的集市 
③商品众多、商贾云集             ④有许多外国商人,“胡风”、 “胡俗”流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来,汉朝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印度半岛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和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
材料三:明朝前期,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顶峰。明朝政府组织大规模船队,由郑和率领,七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
材料四:18世纪末,英国国王派使者到中国。希望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信中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到开拓的条件及其开通与扩展的历史意义。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使上的壮举,而新航路的开辟“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世纪”两者产生的影响大不相同。其根源何在?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海外贸易政策?概括指出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来源:海上丝绸之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
对畜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来源:古代中国的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

A.造成了货币制度的变化
B.促成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C.促成城镇集市的发展
D.促进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市”“坊”布局上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吸纳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 )

A.汉代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③是当时
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说明明代( )

A.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商业较繁荣但是缺乏竞争
C.上海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城镇 D.政府已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后期,“末富居多,本富居少”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

A.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B.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