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会议指出: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性消费渐成主流;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经济增长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发生;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依据材料,分析为适应上述经济新常态应采取的措施及其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013年广东GDP增长8.5%,成为中国首个超6万亿元的省份,全省各级财政收入16964.4亿元,列全国第一。粤东西北12市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人均GDP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处于粤东西北“贫困圈”包围之中的珠三角是全球制造业重镇,尽管富庶,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后,已面临资源、产业结构等“天花板”问题,发展后继乏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应怎样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材料一:从“新”、“严”、“实”、“廉”、“清”五方面可以概括党内生活“新常态”的特点,制度更加严格、行动更加务实、作风更加廉洁、干部更敢担当,正逐步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严肃党内生活,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如何改作风?这需要落实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突出一个“廉”字,崇尚一个“清”字,倡导一个“敢”字,牢记一个“党”字。
材料二:新常态经济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如: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应如何适应“新常态”。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启示所有企业应该
①树立诚信经营意识
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③遵循市场发展趋势
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并与其他行业相融共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网店是人们在网络上购物,并通过各种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交易全过程的网络平台。网购具有便捷、价廉等优势,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虚假宣传、欺骗顾客、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现象,影响着网店发展。大学毕业的小陈准备开家用户“点赞”的网店,为此,她搜集到以下图表信息:
表1:中国网购人数(亿人)
(1)解读上述图表中的信息并说明经济原因。结合材料,分析网店发展的经济影响
(2)你在解答第(1)题的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
9月份经济指标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势头,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的态势没有改变。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坚定发展信心不是无源之水,它来自于
①经济结构持续改善
②对各种经济风险强有力的防范能力
③外汇储备持续增长
④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5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就要为创新拓展道路,就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做到“四要”对适应新常态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2014年底,兰新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路网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新疆等西部地区与内地的快速客运连接,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运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兰新高速铁路的开通( )
①是统筹区域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
②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是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
④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农村的土地经营权从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独立出来,坚持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不能流转,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一措施将会有利于( )
①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民权益
②合理分配土地,增加劳动收入
③明确产权界定,确保土地公有
④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对下图的正确解读是( )
A.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 |
B.E点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最佳时期 |
C.两难就难在人类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 |
D.经济发展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力支撑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一: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表二: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1.76 |
1.84 |
1.97 |
2.03 |
2.09 |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左右。
材料二:某市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条政策措施:
措施 |
内容 |
经济生活依据 |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
示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
强化财政投入 |
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每年增加0.1个百分点 |
① |
实行股权激励 |
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达到约定成效的,兑现相应股份期权 |
② |
优化创新环境 |
将保护和促进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纳入法制轨道,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
③ |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围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新兴产业生成中心 |
④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二,结合示例,填写相对应的“措施”和“内容”的经济生活依据。
问候语的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你吃了吗”;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下了吗”“发了吗”等;21世纪初是“买房了吗”“炒股了吗”等;现在是“你好”“买车了吗”“你旅游吗”等。上述问候语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B.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
C.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
2014年全国出口部分重点商品情况(单位:万美元)
材料警示我国
①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促进贸易转型升级
②拓展海外并购业务,加大海外投资规模
③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材料一:资料显示,2010年开始,尽管我国制造产出占到了全球的19.8%,但是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目前受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稀缺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还存在核心技术薄弱等问题,中国制造继续升级。我国政府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材料二:从钢铁、水泥、平极玻璃、电厂等基础设施,到核电、高铁、电信、港口等高端装备;从石油炼化、成品油加工、煤化工等能源加工,到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项目,总理不遗余力地为这些“中国制造”代言。因此,李克强总理又被媒体称为“超级推销员”。
材料三:如果说中国制造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物质的力量;未来的中国制造,更多需要智慧、创新等精神的力量。中国制造必须要走向“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升级。
(1)结合材料一,简述我国政府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经济原因及其战略措施。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总理做到“超级推销员”的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将走怎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