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邻避效应”指居民或所在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 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 “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及采取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造成“邻避效应”的原因可能不是(    )

A.行政机关没有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B.公民自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政府没有处理好决策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D.政府没有强化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举报假冒伪劣食品……越来越多的公民自发主动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这体现了(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
③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④公民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举行首发式,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介绍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强调“宪法高于一切”,忠于宪法,依宪治国。习近平主席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材料体现了(    )
①我国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准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人民的政治权力是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从发展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公正审判权、少数民族权利、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利、残疾人权利、环境权利等方面总结了我国人权事业的进展。我国人权事业取得进展(   )
①体现出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体现出我国占人口绝大多数人民对少数敌人专政
③表明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
④表明人民当家作主权利随着社会进步而日益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微博大V”指在微博上十分活跃、“粉丝”数超过10万的“公众人物”,对于“微博大V”们来说,传播网络舆情尤其要注意守好法律法规、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底线,维护社会秩序,传播正能量。因为
①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③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9种常见行为入罪。如:网络发布假消息、国家考试中找人替考、虐待老幼病残等列入刑事处罚范围。此修正案
①表明公民犯罪的条件发生了变化
②体现了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
③为公民维权提供了更多法律依据
④扩张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多数城市举行了相关纪念活动,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捍卫人类的尊严。这启示我们应当(   )
①珍惜民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②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综合国力
③弘扬民族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④捍卫人类尊严,主导世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网络暴力时有发生和蔓延之势。频发“爱国之文”驳斥“抹黑中国论”的网络作家周小平最近遭到少数极端网民无端指责、谩骂。我们不禁要问:爱国本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为何现在却成为一个问题,以致公开表达爱国情感竟成了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这告诉我们(   )
①有理有据地坚持国家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②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是有序政治参与的必然要求
③公民主动地履行政治义务是行使政治权利的前提
④加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0月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举行首发式,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介绍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强调“宪法高于一切”,忠于宪法,依宪治国,他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这一论述体现了(   )
①我国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准则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④人民的政治权力是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突发9.0级大地震后,位于本州岛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出现核泄露;由于外界盛传服用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从而引发中国大陆民众大量抢购、囤积碘盐。因为类似于“服用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及“此后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盐将受到核污染”的说法并无科学事实依据,只是某一部分人制造的谣言。又因为此事与盐有关,且与“言”谐音,故以“谣盐”代指“谣言”,亦代指此次抢购碘盐的事件。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如何让谣言止于“智者”。
(2)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让“谣盐”止于“智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
①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②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网上互动交流的迅速发展,让普通网民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此同时,大量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低俗内容也在网上传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这一现状,网民应该( )
①提高素养,合理表达诉求              ②有序参与,扩大政治权利
③履行义务,弘扬社会正气              ④自由表达,增强权利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生利益无小事”,搞好食品安全,需要在生产、流通环节加强监管;需要深入社会、家庭做好宣传;需要加强立法、执法力度。这样做的依据是(  )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平等适用法律
③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开展民主监督管理  
④参与民主决策过程,直接审议制定法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立法法》则是规范国家立法活动的重要法律,是“管法的法”。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立法法》修正案规定,地方政府制定规章不得减损公民权利或增加公民义务。这表明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
③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④《立法法》的修正有利于规范立法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9种常见行为入罪。如:网络发布假消息、国家考试中找人替考、虐待老幼病残等列入刑事处罚范围。此修正案
①表明公民犯罪的条件发生了变化    
②体现了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
③为公民维权提供了更多法律依据    
④扩张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