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单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材料二: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2003年
2007年
年均增长速度
GDP
13.58万亿元
25.73万亿元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
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3786元
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4140元
6.8%

材料三: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1)结合材料一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blob.png

甲组同学对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甲同学问:"这张图是什么意思?"乙同学说:"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查过资料,图中社会建设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材料二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1)描述图1表明的变化,并依据图2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                       

A.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B.抑制人民币汇率上升
C.促进财政收入增加 D.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来源:生产专题08高考江苏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2009年、2010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约1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一措施将

A.缩小个人和家庭收入差距 B.提高企业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C.刺激消费、促进社会稳定 D.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来源:(09海南卷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A.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
C.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来源:(09经济生活安徽卷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来源:2009年高考经济生活试题汇总及答案解析09江苏卷1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中,用于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了250亿元,这属于国民收入
A积累中的扩大再生产            B积累中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C消费中的公共消费              D公共消费中的社会保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2008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十项促进经济增长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些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2008年第四季度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这表明
A财政支出可以形成货币购买力
B中央财政将会带动社会总需求
C现金流通量会影响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
D财政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期,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是政府运用      手段调节经济,这种手段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            。      (   )

A.行政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
B.财政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C.经济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D.法律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
来源:经济常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系统建设,中央财政安排的用于支持中等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属于                                                                                                     

A.扩大再生 B.公共消费
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D.初次分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   )
①决定分配方式                   ②消除地方保护    
③调节消费行为             ④优化投资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来源:经济常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
①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②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A. 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 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
C. 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 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我国财政安排了9500亿元赤字,其中包括2000亿元的地方债,该地方债为期三年,个人购买可免利息税。下列选项中,对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

A.出现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常态
B.赤字是指中央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
C.适度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
D.赤字大小以国债的多少衡量
来源:经济常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