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减,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话告诫人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抓住机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广自古产荔枝,荔枝营养丰富,清甜可口,但进食过多则易患“荔枝病”。这说明

A.对荔枝的营养价值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B.饮食要注意适度原则
C.美食都有潜在的危险
D.为防微杜渐,应尽量少食荔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B
①新事物的力量一直比旧事物的力量强大 
②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③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新事物的发展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代,印刷术已进入光与电的时代。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在7世纪和11世纪就发明了雕板印刷和活字印刷术……到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刷技术出现了计算机激光扫描照排系统……可见

A.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B.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低到高直线上升
D.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某些农作物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其产量降低,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C.事物内部矛盾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来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开就业门路,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就业。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A.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B.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坚信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会引起质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世界,一国的安全问题不完全局于一国之内。随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业务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事实上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道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会议指出要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灾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表明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B.外因促进事物的发展
C.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事物的发展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务院决定,在2008年下半年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12月1日,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一政策将有助于中小出口企业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但企业在逆境中能否生存和发展,关键还在于自身素质的高低。这一观点
①肯定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②肯定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③忽视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   ④肯定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少年补钙是必要的,但过量补钙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人们对钙的认识又待进步 B.补钙要注意适度原则
C.补钙都有潜在的危险性 D.为防微杜渐,应尽量少补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会议指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才能见到成效。这是因为

A.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B.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C.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基础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会议指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②事物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状况会影响事物整体的功能 ③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诗人在杜荀鹤在题为《小松》的诗中写道:“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要辩证地看问题,促进新事物成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中美首脑多次会晤,就反恐、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但美国政府在台湾等问题上经常制造麻烦,始终未停止对台军售,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说明
①当前世界格局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 ②中美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存在不同利益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无限循环往复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科学发展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