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月种群数量/(t-1)月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
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
下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则该种群的个体数与年龄组成的关系将变化为( )
在一片约33 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 )
A.略大于165 | B.略小于165 |
C.略大于5 | D.略小于5 |
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B.FH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C.F到H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数量将会增加 |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最终相对稳定 |
如图所示为某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曲线。
(1)该曲线表示种群增长的 曲线。
(2)在e点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这个值被称为 值。以后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3)在曲线的点 上,种群增长速率最高。
(4)如果该动物是一种经济动物,在种群达到点 时,对其进行利用最好。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五点取样的方法,调查学校周围一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表是所获得的一组数据,据此可估算出该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是( )
A.3株/m2 |
B.4.2株/m2 |
C.5株/m2 |
D.6株/m2 |
要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
A.目测估计法 | B.标志重捕法 |
C.样方法 | D.逐个计数法 |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 B.光照 | C.湿度 | D.土壤pH |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 B.一个校园中的全部树 |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 D.一块农田中的全部田鼠 |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 )
A.甲和乙 | B.甲 | C.乙 | D.丙 |
豚草原产北美,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生物兴趣小组连续五年对某一大片草地里的部分植物种 群密度进行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豚草在该地区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
B.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 |
C.狗尾草等植物种群密度的变化与豚草无关 |
D.豚草的入侵丰富了该地区物种的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