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以下关于育种方法优缺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能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起来,但育种周期长
B.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后代高度不育
C.诱变育种能大幅度加快育种进度,但盲目性高
D.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但技术复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A.置换单个碱基对 B.增加4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对 D.缺失4个碱基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 
④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甲、乙分别表示两种常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分别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甲可以导致丁或戊的形成
C.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D.乙可以导致丙或丁的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氢键总数减少了一个(A—T间2个,G—C间3个),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B.突变后翻译过程可能提前终止
C.突变后的基因中A与C含量可能不占该基因总碱基的一半
D.该基因突变可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某种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是培育出的新物种
B.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DNA复制过程中,可用于诱变育种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
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的个体是三倍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说法正确的是
A.害虫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强是由于使用杀虫剂对害虫种群定向选择的结果
B.检测某基因型为AaBb 的父本体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 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 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aa 的频率均为1/2[1 一(1/2)n],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下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      _____(填字母)。③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填字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甲图体现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                   。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其比例为_________。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突变体③发生的染色体变异类型为             。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下图所示。

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_____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___。
(3)为了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某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无致死现象)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子代中红:粉红:白=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红:粉红:白=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红:粉红:白=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细胞,在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为极体细胞,图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B.甲、乙两图中各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C.图甲细胞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图乙细胞会发生染色体变异
D.甲、乙两细胞分裂完成后可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 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 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__            ___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人工授粉等操作。如果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____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__        ___自交留种即可。
(2)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上图染色体现象,应选择处于____    __分裂的______期细胞。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__        ___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 : 绿色为3:1,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 : 绿色为_____     _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的原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