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社会实践】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新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社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农村实行改革以后,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三中农民拥护的是什么改革?这很快解决了我国十多亿人口的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的改革实现后,农村的土地归谁所有?
(4)通过对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不发达阶段
B.它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C.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D.它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我国正处在社会生产力最发达的阶段
D.我国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这一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②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这一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③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决定了我们只能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一历史阶段
④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理解是:
(1)这是对我国现有国情的科学描述;
(2)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3)初级阶段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不发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A.(1)(2) B.(2)
C.(1)(2)(3)(4) D.(1)(2)(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下列说法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是

A.以史为鉴 B.居安思危 C.见利忘义 D.志存高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感受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变化,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我国最大、最基本的国情
B.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这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D.这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这(  )
①标志着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②表明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③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
④对振奋民族精神和激发爱国热情有重要意义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0年代后”主题博客中,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1981年,我们村里的农民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B.1981年的一天,我们在广播里听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喜讯
C.1984年,正在镇里小学读书的我们第一次见到了蓝眼睛的外国人
D.1984年,临海市街道上出现了许多小商小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对报告中的这段话,我们全面准确的理解是

A.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B.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
C.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D.我国社会总体是和谐的,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夙愿,而真正实现这一愿望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2年前的一项科技成果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该技术并试验成功的国家。这项科技成果是指(   )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B.“东方红l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C.“神舟7号”飞船的往返成功
D.“东方魔稻”的育种成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震撼力的是《活着》,其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于(     )

A.建国初期 B.“一五”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

A.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B.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D.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严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我国政协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