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11所示,是小宾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
(1)小宾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线,并填好下表的空格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的高度h/m
拉力F/N
细线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
1
1.0
0.2
0.8
0.4
 
2
3.0
0.3
 
0.6
75

 

(2)请根据实验结论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只取决于摩擦及动滑轮的重力,与被提物重无关
B. 对同一滑轮组,所提物体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C. 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某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率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蔑如图所示:

(1)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图做的实验。
(2)比较实验l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以上实验结论存在着不足之处发表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为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               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要提高其机械效率可以采取  的方法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分)某同学在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他所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滑轮,细绳,铁架台,直尺,钩码,还需        
(2)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请认真填写所缺少的部分

物重/N
物体提高的高度/m
弹簧测力计读数/N
绳自由端拉动距离/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50
0.15
20
0.45
 
 
 

(3)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该做           运动.
(4)同学乙观察并分析了甲的实验后,认为甲的实验中,可少用一种器材,少测两个数据也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过和甲讨论并经过老师的认定,他的方案是可行的,请你分析一下,去掉的器材是什么?少测哪两个数据?
答:去掉                   ;少测两个数是                                
实验中同学们又提出了下列假设.
假设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假设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
假设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假设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滑轮组绳子股数有关
   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并将实际数据填入下表.(不填写机械效率)
(5)根据实验       (填①、②、③、④)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被提升物重有关.
(6) 据实验②和④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          无关.
(7)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    
(8)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是否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应该选用    (选填“同一”或“不同”)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到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
重/N
动滑轮
重/N
拉力/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m
有用功/J
总功
/J
机械效率
/%

4
0.5
2.3
0.2
0.4
0.8
0.92
87.0

4
0.9
2.5
0.2
0.4
0.8
1.0
80.0

6
0.5
3.3
0.2
0.4
 
 
 

 
(1)补上表格中第3次的数据.
(2)通过比较序号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_______(有关/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序号___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他的观点是_________的(正确/错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且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是_____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
(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在动滑轮下面挂上重物,并分别记下重物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拉弹簧测力计,使重物上升一段距离,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为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通过实验测算如图(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

滑轮组
钩码重G/N
钩码提升高度h/m
拉力F/N
拉力移动的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1
0.6
 
 


求:(1)完成表格填写.
(2)若在图甲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减少一只钩码,再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则机械效率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3)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测算出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后,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组装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斜面粗糙程度
物重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机械效率
η(%)

30°
粗糙
1
0.5
0.7
1
0.5
0.7
 

30°
稍光滑
1
0.5
0.6
1
0.5
 
83

45°
粗糙
1
0.7
0.9
1
 
0.9
78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4)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不改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对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得到如下的数据(g=10N/kg):

(1)计算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填入表内。
(2)本实验用了     只定滑轮和      动滑轮。
(3)两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的值不同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钩码上升的高度不同
B.所挂钩码的个数不同
C.弹簧测力计向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不同
D.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测量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W B.测密度:ρ=m/V
C.测小灯泡的电功率:P=UI D.测小灯泡的电阻:R=U/I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