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6

1.8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4

机械效率η

74.1%

6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2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离s漏记,但仍然计算出第3次的机械效率η=  (保留3位有效数字)。

来源: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有(  )

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B.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

D.增加物体的重力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有(  )

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B.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C.改变绕法,增加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

D.增加物体的重力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考物理试卷(农垦、森工用)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请完成以下问题:(忽略摩擦及绳重)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除刻度尺外还有什么?

(2)下表记录了实验中的部分数据:请算出第4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只写出计算结果)

次数

钩码重G/N

动滑轮重G/N

机械效率η

1

2

0.5

80.0%

2

3

0.5

85.7%

3

4

0.5

88.9%

4

4

1.0

 80.0% 

(3)分析1、2、3次实验数据,你认为他们可以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的具体关系?并写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器材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在图上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原先的位置,

(3)某同学正确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0 . 2 m ,钩码重 1 . 5 N ,其他被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 F / N

拉弹簧测力计的线端通过距离 S / m

有用功 W 有用 / J

总功 W / J

0.6

0.4

0.3

0.24

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 0.4   

(4)若用上述装置提起重 1 . 5 N 的钩码,机械效率为 η 1 ;提起重 3 N 的钩码,机械效率为 η 2 ,则 η 1    η 2 (填“ > ”、“ < ”或“ = )

来源:2019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 6 N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大小为 2 . 5 N

(2)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10 cm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若仅增加钩码的质量,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来源: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 G / N

钩码提升的高度 h / m

拉力 F / N

绳端移动的距离 s / m

机械效率 η

1

1.0

0.1

0.8

0.4

31 . 25 %

2

1.0

0.2

0.8

0.8

31 . 25 %

3

2.0

0.1

1.2

0.4

41 . 67 %

4

3.0

0.1

1.5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 s =  0.4  m ,机械效率 η =   

(2)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   N

(4)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A .动滑轮的重力

B .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C .物体上升的高度

来源: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马和小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马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李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物理量滑轮组

装置甲

装置乙

钩码重 G / N

4

4

钩码上升高度 h / m

0.1

0.1

绳端拉力 F / N

1.6

1.4

绳端移动距离 s / m

0.3

0.4

机械效率 η


71 . 4 %

(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所测数据,请计算一个动滑轮的重力是    N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由计结果可以确定   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由此可知,可采用   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随后小马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甲的机械效率。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

次数

钩码重 / N

钩码上升的

高度 / m

绳端的

拉力 / N

绳端移动的

距离 / m

机械效率

1

4

0.10

1.8

0.3


2

6

0.10

2.5

0.3


3

6

0.15

2.5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二次实验中, 2 s 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0 . 1 m ,则它运动的速度为    m / s

(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 W 1    W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    η 2 (两空均选填" > "" = "或" < " ) 。由此可知,可采用   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来源:2016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有用功
W/J
测力计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总功
W/J
机械
效率η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1.6
0.3
0.48
83.3%
3
4
0.1
 
1.1
0.5
0.5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4)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5)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序号
动滑轮重
G/N
物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动力
F/N
动力作用点
移动距离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2
0.1
1.1
0.3
60.6%
3
0.5
4
0.1
2
0.3
 

(1)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第三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
(3)分析表格中数据发现: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所做额外功将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

(1)请你在图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
(2)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    (相同/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    (能/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光明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小组
钩码重G(N)
动滑轮G′(N)
拉力F(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0.4
0.35
47.6%
2
0.5
0.4
0.38
43.9%
3
1
0.6
0.62
53.8%
4
1
0.8
0.71
46.9%
5
2
0.6
0.98
68.0%
6
2
0.8
1.06
62.9%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_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  )
A.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物理】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物重
(N)
物体上升的高度(m)
拉力(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1
0.1
0.6
0.2
83.3
2
1
0.1
0.4
0.4
62.5
3
2
0.1
0.65
0.4
76.9
4
1
0.2
0.6
0.4
83. 3

(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      ;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比较第1、4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机械效率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3)有两个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      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的机械效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物理】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拉动重为5N的钩码,由图示可知拉力大小为           N,将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12cm,则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到0.1%).
(2)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结构,使它更轻巧.若如图装置中动滑轮的重为G1,用它提升一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改用一个轻质材料制作的重为G2的动滑轮后,再提升同一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到了90%,则G2与G1之比为                       (不计绳重及各处的摩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