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 )
A.只有太阳、烛焰 | B.只有太阳 | C.只有太阳、月亮 | D.三个都是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要矫正近视眼的视力,应佩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 |
B.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 |
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
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
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
我市“桂中水城”建设已初具规模,美丽的盘古公园人工湖吸引了不少游客,游人在湖边看到绿树在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虚”或“实”)像,看到水中的鱼儿比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
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
B.当我们逐渐靠近穿衣镜时,镜中的像也逐渐变大 |
C.清澈的河底,看起来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 |
D.有的同学不注意保护眼睛,形成近视眼后需要戴凸透镜矫正 |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 |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
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
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 (填“相同”或“不同”)的;雨后彩虹说明太阳光是一种 光(填‘复合光”或“单色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
小明在靠近炉火一段时间后,发现他黑色的上衣袖子比白色的衣兜热得多,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物体吸热能力不同吗?小明想是不是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不同呢?于是他又做了如下实验:将同样多、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矿泉水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
(如图)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明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照时间(min)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白纸瓶水温(0C) |
23 |
24 |
25 |
25 |
26 |
27 |
27 |
28 |
29 |
29 |
30 |
黑纸瓶水温(0C) |
23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小明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②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举一例: 。
③ 在这次探究过程中,小明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④在这次探究过程中,小明所经历的探究要素是:提出问题、 、 、
、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B.投影机在屏幕上成的像是正立、放大、实像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
图所示的光学作图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平行光线射到凸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B、乙: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后的折射光线
C、丙: 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丁: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后发生反射
手电筒.探照灯的“聚光”是因为它的灯罩相当于_________对光有会聚作用,汽车的观后镜(后视镜)用____________做的。(填“凹面镜”或“凸面镜”)小明的爷爷患有老花眼,应该配带一副 (填“凹透镜”或“凸透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
B.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
C.阳光照射下,密林中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 |
D.人在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是光的反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