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__________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断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甲图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乙图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靠在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上的小球会弹起,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将右边音叉的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同时该现象也能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袭”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4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_____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音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

(1)当你用嘴贴着瓶嘴吹气时,如果能分别吹出“do(1)”、“ruai(2)”“mi(3)”“fa(4)”四个音价,请按顺序写出与这四个音价相对应的瓶子的排列           ,这时是              在振动。
(2)当你用金属汤勺敲玻璃瓶时,你听到音调也有高有低,则发声时音调最高的是   ,这时是   在振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         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2) 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珠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 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   Hz.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    (上 / 下)拐弯。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   (上 / 下)拐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C.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D.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呢?人长两只耳朵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声源的位置.声音从声源处传到我们耳朵时,并不是同时到达我们两只耳朵的.若声源在人的左边,声音就会先到达左耳,再到达右耳,所以两只耳朵收到声音的先后、强弱都不会完全相同,靠这种差别我们就能确定声源的位置了,这叫双耳效应.
小明等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当小明被蒙上眼睛时,另一个同学在他的正前方拍手,他却指向正后方,另外的同学被蒙上眼睛时,也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两只耳朵都没有堵住.难道这说明双耳效应是错误的吗?小明与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
小明在“Internet”网上,查阅鸟类资料的时候找到一张猫头鹰的头骨图片,如图所示.细心的他发现猫头鹰的两只耳朵不是和人一样对称地长在头的两侧,而是一只耳朵比另一只耳朵低!小明思考后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猫头鹰高居在树上却可以很准确地判断低处某种声音位置的原因了.

(1)“所以两只耳朵收到声音的先后、强弱都不会完全相同”,其中的“强弱”特指声音的          。双耳效应是利用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只耳朵的       不相同来确定声源的位置。
(2)高居在树上的猫头鹰,若它的正前方有只小老鼠活动,猫头鹰      (选填“会”或“不会”)出小明那样的错误。请你陈述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由于_____ __发出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所听到的声音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发生了变化,此实验是探究声音_______(填“高低”或“强弱”)的影响因素.图乙是老师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实验表明声音   (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的错误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上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须用薄薄的一层 (     )

A.液体物质 B.气体物质
C.真空带 D.固体物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声音的综合利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