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C.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D.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主要与下列那个因素有关(   )

A.超声波的振动频率 B.超声波的振动幅度
C.传递超声波的介质 D.与以上3个因素都有关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在长坂坡当阳桥头单枪立马,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的声音     (   )

A.音调高 B.频率高 C.响度大 D.音色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
B.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
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D.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3题“用纸盒可以烧开水”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盒却没有烧着.关于纸盒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

A.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B.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D.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

A.水银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上述温度计均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的“固体清新剂”,它散发出的气体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这种“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  (   )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A.0° B.30° C.45° D.90°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保温瓶中装有大量0℃的水,然后放进少量-10℃的冰,盖好瓶盖,则(   )

A.有少量的水凝固成冰 B.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C.冰水多少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靠近路口处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65dB,这个数值反映该路口处噪声的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若此时有一辆载重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____(填选“增大”或“减小”).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厨房里多处可以看到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如液化气罐中的煤气是用     方法液化的;抽油烟机的油盒内的油,是炒菜时倒入锅里的油经过          两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云、雨、露、雾、雪、冰雹是自然界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雾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霜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便会下降,下降过程中冰晶     成水珠,这就是雨.(以上三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身高1.7m的小萱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她的像高______m,她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当她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_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对此晶体加热2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分别表示这个循环系统中的两个变化,图甲是在热水上方放置了一个装有冰块的容器,它可以模仿_______(选填“雨”、“雪”或“冰”)的形成过程;图乙是在锥形瓶中放入少量碘粒,再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一根棉线,通过对碘微微加热来模仿_______(选填“雨”、“雪”或“冰”)的形成过程.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春夏期间,我国云南省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___ 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处水蒸气就凝华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 ___成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摄影时,为了改变拍摄像的色调,常在镜头前加滤色镜,若在镜头前装上蓝色滤色镜,则滤色镜只会让_______色光通过;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了绿光.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光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    _成像原理;二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 ___成像的原理
.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①验钞机、②响尾蛇捕食、③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中,应用了紫外线的有                
    (选填序号,下同),应用了红外线的有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平面镜M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以每秒转120°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AB为一段圆心在O点的圆弧形屏幕,张角∠AOB为60°,平面镜反射光线从B点转到A点的过程中平面镜转过_ _°。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平行光束通过狭缝S射向平面镜M上的O点,已知光源每秒闪动12次,屏幕AB上每秒内出现的光斑次数是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乙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用阴影表示)。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在图丙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凡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在此基础上,小凡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探索:

(1)小凡在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于是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 _______有关。
(2)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沾水的棉花,乙是干燥的。小凡发现空气湿度越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大;空气湿度越大,示数差就越小。于是小凡猜想水的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______ _______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图中的A和B。实验发现B杯中没有水时,A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开始时两杯中水的___________(填选“多少”、“表面积”或“温度”)不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凡发现当B杯无水时,A杯中减少的水量总和原来B杯中的水量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__________(填选“有关”或“无关”)。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小明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1中A、B两铁圈中的______铁圈。
(2)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 。
(3)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则漏填的数据应是_____℃。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从图3的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6)该实验应该选用_______温度计(填选“水银”或“酒精”)(已知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是-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是-117℃和78℃)
(7)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4(a)、(b)所示,则图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填选“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_(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3)萘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小明由此提出问题: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的猜想是: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多少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先取一定量的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加热,得到了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萘熔化过程大约持续的时间t1=_______min.
②再取_______(选填“相同量的奈”或“不同量的奈”),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加热,记下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t2
③比较t1和t2,若t1和t2不相等,则说明猜想是_______(填选“正确”或“错误”)的。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用两段等长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把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关系。
(3)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关系。
(4)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选填“较明
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右方,眼睛应该在玻璃板的_______(选填 “左方”或“右方”)观察蜡烛A的像。移去蜡烛B,并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填选“实”或“虚”)像。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纸板组成.

(1)其中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3)如果让光线从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象,如图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蜡烛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填选“有”或“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塑料膜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_______(填选“有”或“无”)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填选“正”或“倒立”)的实像,其原理是光的______________.
(4)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_______(填选“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______(选填“像”或“影子”)。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声波到接受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m。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