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 |
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 |
C.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 |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
小文利用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小铁块,测定一个形状不规则的蜡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2)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液面处的刻度V1;
(3)用细线拴住小铁块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录液面处的刻度V2;
(4)用细线把蜡块和小铁块绑在一起,把它们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录此时液面处的刻度V3。
(5)蜡块的密度ρ蜡= 。
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天花板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m |
B.一支圆珠笔的长度约为50cm |
C.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2N |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kg |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固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图乙是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的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20min时,该物质是 状态。
(3)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小明正在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图乙是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情景, 其中图 是水沸腾时的现象(选填“a”或“b”)。
(2)下表是小明在实验中记录的温度值,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测出的水的沸点是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3)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即可)
“神六”飞船经过五天飞行后在预定区域顺利着陆,该飞船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可避免飞船因高速与空气摩擦生热被烧毁,这种材料能起到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A.材料坚硬,不怕热 |
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摩擦生热 |
C.材料不传热 |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 |
冬天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些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升华 | B.先液化后汽化 |
C.先凝固后蒸发 | D.先凝华后升华 |
如图是一冰雕作品效果图,家住哈尔滨市里的小明同学发现,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是由于冰雕作品发什么了什么物态变化( )
A.汽化 | B.液化 | C.升华 | D.凝华 |
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 D.无法确定。 |
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里取出了一些冰块放入了可乐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洗手后,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机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加快了附近 ,并提高了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冻西红柿冒出“白气”;几分钟后,西红柿又变成了一个小“雪球”。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分析,前者属于 现象,后者属于 现象。
在探究海波的特性时,小霞进行了以下操作.
(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所处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天平左端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把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 g;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2)将该物质碾碎后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如下图甲所示,并在下表中记录了温度和时间的数据,由表格可知:
①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当给该晶体加热11 min,它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②由此判断该物质的凝固图像是图乙中的 .(选填“①”或“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