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多选题)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酸奶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抗生素的牛奶更容易发酵
B.温度越高,制作酸奶需要的时间越长
C.牛奶变酸的同时,其中的糖类发生了变化
D.所有物质都装瓶后再加热灭菌,酸奶凝固的会更好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 ℃处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选题)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  )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阀b通气
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把发酵装置放到4 ℃冰箱中进行试验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   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   ,产生的终产物是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丙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果醋制作过程”中,获得较多的醋酸菌菌种的最简便方法是(  )

A.从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
B.不必人为加入菌种,在葡萄等水果表面本身就存在大量醋酸菌
C.从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的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
D.从土壤中分离提取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敞开发酵瓶
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制果醋的发酵装置,其中a、b、c为控制开关,d为过滤膜。请分析回答:

(1)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                                                              
(2)该发酵装置的一个缺点是   。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   
(3)若要从生产的果醋中分离纯化出所用的微生物,则具体方法应是: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营养成分。
第二步:灭菌。对培养基用   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第四步:培养。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时是否需要提供氧气?   。一般用    的方法进行培养,这样可以防止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4)如果将该装置改为果酒的发酵装置,在利用酵母菌制作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               。在制作果酒过程中,B装置内的pH变化趋势为   
(5)在工厂化生产果酒时,为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选料→?→粉碎→灭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
(1)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   。  
(2)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   ,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说明理由:           
                                                                              
      。  
(3)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是   
    
(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资源包专题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