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列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可用含有充足营养物质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D.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物的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研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的活体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将加热杀死的S菌与活的R菌混合注入老鼠体内,当老鼠死亡后解剖发现老鼠体内同时含有大量的活S菌和活R菌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35S标记蛋白质时,却在沉淀中发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由于搅拌不充分造成的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32P标记核酸时,却在上清液中发现少量反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经典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是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个推论
②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③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使用噬菌体和同位素标记法
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

A.萨顿和摩尔根都利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氧原子的来源
C.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转化因子是DNA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以下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
②科学家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为100%.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B.搅拌使吸附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C.以上信息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中上清液的放射性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
D.①中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φX174噬菌体中的DNA为单链,有5386个碱基,其中A约占20%.φX174噬菌体进入宿主后,合成互补链,形成环状双链的繁殖型DNA(RF﹣DNA).以此RF﹣DNA为模板,合成作为噬菌体基因组的环状单链DNA及噬菌体的蛋白质,形成噬菌体粒子.一个用32P标记的φX174噬菌体侵入无放射性的细菌后,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中含有放射性的粒子占
B.生成100个φX174噬菌体需消耗G159964个
C.φX174噬菌体的增殖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噬菌体粒子的形成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参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和0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的培养基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提及的科学家实验中有精心设置对照(或对比)实验的是( )
①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②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③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在噬菌体中DNA是遗传物质;
④艾弗里证明了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
⑤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⑥萨克斯利用绿色叶片研究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淀粉.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
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或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应用了类比推理法
B.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并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
D.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B.克里克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D.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实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