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
B.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报警 |
C.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
D.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
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理解正确的是( )
A.既可生活在陆地上,也可生活在水中 |
B.幼体和成体都可以生活在水中 |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路两栖,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 |
D.幼体和成体都生活在陆地 |
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
B.由于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被称为两栖动物 |
C.蝌蚪不但在形态上像鱼,在内部结构上与鱼也比较一致 |
D.青蛙的后肢发达,跳跃能力强,有利于在陆上运动和捕食昆虫 |
下列能够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
A.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
B.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 |
C.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
D.卵细胞→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
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类型分别是( )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
B.体外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
C.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
D.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
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
B.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依赖水环境 |
C.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
D.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
青蛙是两栖动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育类型为变态发育 | B.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
C.繁殖时出现交配现象 | D.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
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 )
A.青蛙 | B.家蚕 | C.家燕 | D.蝗虫 |
农民王小二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饲养牛蛙和野鸡的致富之路.他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野鸡是以“交配”形式进行繁殖,你认为这两种动物的受精方式分别( )
A.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内受精 |
B.牛蛙是体内受精,野鸡是体外受精 |
C.牛蛙是体外受精,野鸡是体内受精 |
D.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外受精 |
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等).
表1: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组别 |
水源 |
水量(mL) |
水温(℃) |
蛙卵数 |
孵出蝌蚪数 |
A |
池塘水 |
500 |
22~25 |
3 |
3 |
B |
自来水 |
500 |
13 |
3 |
1 |
请回答:(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
(2)该小组的设计有哪个地方不科学? .
(3)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表2: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组别 |
水源 |
水量(mL) |
水温(℃) |
蛙卵数 |
孵出蝌蚪数 |
A |
池塘水 |
500 |
22~25 |
250 |
|
B |
池塘水 |
500 |
13 |
250 |
|
C |
自来水 |
500 |
22~25 |
250 |
|
D |
自来水 |
500 |
13 |
250 |
|
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的因素是: .
(4)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些? .试简述理由: .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蛙鸣叫、雌雄蛙抱对等现象是青蛙的繁殖行为 |
B.家鸡的生殖发育有求偶、筑巢、孵卵、育雏等阶段 |
C.蝗虫的幼虫又叫若虫称跳蝻,蝗虫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
D.受精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物,色浓而略大,此时已为多细胞胚胎 |
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
B.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
C.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
D.F可以表示生物体结构层次具有系统 |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卵黄 |
B.成蛙既可以用鳃呼吸也可以用肺呼吸 |
C.昆虫的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
D.果蝇、蝗虫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