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3.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g/mL。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1。

表1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         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                       。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3,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5)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图5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

(6)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                ,解决方法是                         

【反思与评价】

(8)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                     

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发现自己眼镜框中铜制部位表面有绿色的铜锈,他联想到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铜生锈的原因,请你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

【猜想与假设】根据查阅的资料猜测: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是                                                    

【设计与实验】他仿照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说明:实验中用到的蒸馏水均已煮沸过且铜片已打磨干净)。

实验编号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

在上述实验三中,控制的因素是         ,制取氧气的方法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写一条)。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他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提高】

(1)生活中你会发现厨房中的铁锅与水接触的部分最容易生锈,切开的苹果不久后变成咖啡色,好像生了“锈”。这些物质“生锈”除了与水有关外,都与         (填物质名称)有关。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3)要除去眼镜框表面的铜绿,应选用的药品是           (写一种)。

来源:2021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请依图回答:

(1)实验一:红磷需过量的目的是                                 

(2)实验二: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和    接触;

(3)实验三: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4)实验四:由于           不同造成硫燃烧的现象不同。

来源: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min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

烧杯内水

烧杯内剩余水

246.0mL

100.0mL

51.5mL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铁的锈蚀是放热反应

B.

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

C.

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D.

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19.7%

来源: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200s时O2的含量

干燥剂

21%

10滴水

15%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B.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来源:2021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

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

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

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来源: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金属M表面会被锈蚀,于是他们一起探究金属M锈蚀的原因。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元素外,还含有C、H、O三种元素。

(1)甲同学依据锈蚀物中的组成元素,推测空气中  肯定参加了反应,但不能确定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为了确认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反应,设计如图系列实验,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的对照实验是  (填字号)。

若观察到  (填现象),证明氧气参加了反应。

(2)若金属M是铜,铜器具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生成绿色铜锈,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小组同学欲探究Cu2(OH)2CO3的性质。

查阅资料:①Cu2(OH)2CO3的化学性质与Cu(OH)2和CuCO3混合物的性质相同

②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和H2O,CuCO3的化学性质和CaCO3相似

③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结合以上信息分析Cu2(OH)2CO3加热分解产物为  

[实验探究]

为进一步验证Cu2(OH)2CO3受热分解产物,从如图中选择部分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请完成下列实验中的问题:

实验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如图所示,为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可用玻璃棒分别蘸取蒸馏水和   ,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

实验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①试管  (填字母)中的铁钉生锈。

②通过对比试管B、C中的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与   接触。

(2)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一氧化碳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

依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

a.CO和CO 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b.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写一点)。

(3)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下表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

化学式

CH 4

C 2H 6

C 3H 8

C 4H 10

C 5H 12

C 6H 14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75.0%

80.0%

81.8%

82.8%

83.3%

83.7%

……

1g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g

4.00

3.73

3.64

3.59

3.56

3.53

……

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与烷烃相关的变化规律,写出其中的两条:

①随着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

  

来源: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该小组同学对此黑色粉末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Fe 猜想②Fe2O3猜想③Fe3O4猜想④FeCl3

[查阅资料]Fe3O4是黑色晶体,能被磁铁吸引。

[分析讨论]

你认为上述四个猜想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猜想  和猜想  ,理由是    

[实验探究]

(1)将试管中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黑色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Fe,你认为该结论正确吗?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验证黑色粉末是否为Fe。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加入  

如果有  ,则黑色粉末是Fe。

如果没有  

来源: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钢铁的腐蚀是重要研究课题。

[知识回顾]用如图1所示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E中铁钉严重锈蚀。

(1)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 (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实验探究]向试管D中(含生锈铁钉)加入过量10%稀盐酸,浸泡。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一段时间后黄色变为浅绿色。

(3)写出铁锈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4)推测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因为氯化铁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所致。现进行如表3个实验(持续10小时,已知氢气不影响该反应)

序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内容

现象

溶液颜色始终呈黄色

产生红褐色沉淀

溶液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

①设计实验Ⅰ的目的是  

②综合分析上述3个实验,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  

[拓展延伸]研究水样的pH、水中溶解氧浓度与钢铁腐蚀速率的关系。查阅相关文献得到如下资料。

(5)图2表示水样温度22℃、氧含量6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样pH的关系。当pH<4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的原因是  

(6)图3表示温度22℃、pH=7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关系。当溶解氧超过20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来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线上学习,居家实验。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来源: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林学习金属的相关知识后,关注到生活中有以下现象:

Ⅰ.海边的铁制品,锈蚀程度比其他地方更严重。

Ⅱ.切过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很容易就锈蚀了。

针对Ⅰ和Ⅱ的现象,小林结合学习内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实验探究。

[资料卡片]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编号

实验

现象

7天后,铁钉表面没有变化

2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家庭小实验]

为了探究食盐水对铁钉锈蚀速率的影响,小林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的家庭小实验,很快看到实验现象。

(1)该实验中红墨水液面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填序号);

A.两端仍持平

B.左高右低

C.左低右高

你选择的理由是  

(2)小红认为小林的实验不足以说明食盐水能加速铁钉的锈蚀,请在小林实验的基础上完善此实验方案  

(3)结合资料及实验结果,解释现象Ⅰ和Ⅱ  

来源:2020年海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混合气体(括号内气体为杂质)能用装置C进行除杂、干燥、收集的是  (填序号)。

①O2(CO2

②CO2(HCl)

③NH3(O2

④H2(HCl)

(4)利用装置D进行实验探究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若U形管水中的钢丝棉也产生少量锈迹,说明该实验还需改进,你的改进方法是  

来源: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腐蚀为项目进行如下研究。

[认识铁的腐蚀]

(1)下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未擦干的铁锅 B.涂油漆的栏杆 C.盛水的不锈钢水杯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探究铁的腐蚀]

(3)该小组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起始时量筒内水面处于50mL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水面最终处于约  (填“40”或“10”)mL刻度处,原因是       

[拓展探究]

(4)小强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铁钉用砂纸打磨,称其质量,按如图乙安装装置,放置3天,再取出铁钉称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铁钉质量增加/g

0.02

0.04

0.08

0.16

0.18

0.18

0.18

小强同学的实验是探究  因素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结论是               

注意:若答对第(5)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5)有同学认为小强的实验未能真实反映50℃以后铁钉腐蚀的快慢,理由是50℃以后铁钉质量没有变化。请分析铁钉质量没有变化的原因:   ;改进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分析:                                                                    

来源: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  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