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物质
物态变化
物质的物理特征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温度
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蒸发及其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化及液化现象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属性
物质的基本属性
质量及其特性
质量的估测
质量的单位换算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天平的使用
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密度及其特性
密度的大小比较
密度的计算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量筒的使用
固体密度的测量
液体密度的测量
设计实验测密度
密度与温度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物理学方法
物理常识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物质结构与物体尺度
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
原子的核式模型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
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新材料及应用
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纳米材料的其它知识
运动和相互作用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参照物及其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子的热运动
电磁相互作用
运动和力
时间的估测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估测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速度与物体运动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速度的计算
运动快慢的比较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力作用的相互性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
惯性
惯性现象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力平衡的概念
平衡状态的判断
平衡力的辨别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图象的结合
力的合成与应用
力和机械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弹力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重力
重力大小的估测
重力的计算
重心
重力的方向
重力示意图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种类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的示意图
有关摩擦力实验的设计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杠杆及其五要素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分类
力臂的画法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杠杆的应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斜面与轮轴
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压强和浮力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压强
压强大小比较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连通器原理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气压计和抽水机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飞机的升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浮力产生的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浮力大小的计算
浮力的利用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回声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人耳的构成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双耳效应
音调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音色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噪声及其来源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
声音的综合利用
光现象
光源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光线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反射的可逆性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凸面镜和凹面镜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光折射的可逆性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光的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红外线
紫外线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透镜的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显微镜
望远镜
生活中的透镜
电和磁
磁性、磁体、磁极
磁化
磁性材料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磁场
磁感线及其特点
地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左手定则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实用电动机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电磁感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交流电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
调制、调谐和解调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移动通信
网络通信
光纤通信
卫星中继通信
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信息与信息传播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电话机的原理
能量
能量
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能量的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观点的应用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
功的概念
力做功的必要因素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功的大小比较
功的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的原理
功的原理的探究实验
有用功和额外功
能量转化的现象
能量转化的应用
永动机
机械能
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机械效率的计算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杠杆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功率的概念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功率大小的比较
功率的计算
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功率的测量实验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大小的比较
势能大小的比较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动能的影响因素
势能的影响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与势能的应用
机械能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守恒条件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内能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热量的概念
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热量的计算
分子间的作用力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
热机
热机的效率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有关热机的计算
蒸气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分子的运动
扩散现象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电流与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静电现象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物体带电现象
正电荷与负电荷
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电量及其计算
等效电路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电流的形成
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电流的大小
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导体
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金属导电的实质
电路的组成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电路的三种状态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电流表的连接
欧姆定律
电压
电压的测量仪器
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电压表的连接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电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
伏安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连接
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
测电笔的使用
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
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
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安全用电原则
电路的简化与计算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电路图设计
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与电能
电功的实质
电功与电能的计算
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电功的测量
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电功率的计算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实际电压
实际功率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焦耳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电能的输送
家用电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
能源的分类
新能源
核能
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核聚变
核裂变
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的转化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
太阳能的其他相关计算
能源革命
能源危机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理想能源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火箭
超纲知识

“五一”期间,小明一家驱车外出旅游,如图所示,当车经过高速路段 A 点路标时,时间是8点15分;当车经过高速路段 B 点路标时,时间是8点45分。假设汽车在上述行驶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为 1150 N ,消耗的汽油为 3 kg 。(汽油的热值为 4 . 6 × 10 7 J / kg ) 求:

(1)汽车在 AB 之间的速度;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来源: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2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中国首次火星探索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如图所示是某火箭发射时的场景,目前运载火箭一般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液态氧作为助燃剂。火箭燃料的发展如表1所示,表2是一些燃料的热值。

表1


第1代

第2代

第3代

第4代

燃料

氧气和汽油混合

偏二甲肼

煤油

液态氢

氧化剂

四氧化二氮

液态氧

液态氧

表2

燃料

热值

燃料

热值

汽油

4 . 6 × 10 7 J / kg

煤油

4 . 6 × 10 7 J / kg

柴油

4 . 3 × 10 7 J / kg

1 . 4 × 10 8 J / kg

(1)使用氢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是:     

(2)某火箭发射时携带了 3 × 10 4 kg 液态氢燃料,这些燃料完全燃烧最多能将多少千克初温为 20 ° C 的水加热至沸腾? [ c = 4 . 2 × 10 3 J / kg C ,当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

(3)氢能源车的发动机工作时将液态氢转化为氢气在气缸中燃烧。某次测试中,一辆氢能源车以 70 kW 的功率匀速行驶 0 . 5 h ,消耗了 2 kg 燃料,求该发动机的效率。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1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多数人的代步工具。某品牌国产汽车以 72 km / h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00 km ,消耗了汽油 6 L ,汽车发动机功率为 12 kW ,已知:汽油的热值为 q = 4 . 6 × 10 7 J / kg ,汽油的密度为 ρ = 0 . 7 × 10 3 kg / m 3 。求该汽车匀速行驶 100 km 过程中:

(1)消耗汽油的质量;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发动机的效率(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来源: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1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消耗的汽油为1.2kg。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F=1.2×103N,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1)汽车在这段时间做的功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效率是多少?(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简要分析汽车效率低的原因(写出两条即可)。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0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某汽车在水平地面上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600s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3×107J,消耗汽油1kg(假设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完全燃烧,汽油热值取q=5×107J/kg,g=10N/kg)。针对这一过程,求:

(1)汽车行驶的路程;

(2)汽车受到的阻力;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0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的过程

B.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

C.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会不断升高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小明一家驾车旅行。

(1)加油时,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   

(2)图示为车发动机的一个冲程,其能量转化情况是   

(3)若车的总质量为 1 . 5 t ,匀速直线行驶 9 km ,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完全燃烧汽油 1 L ,则 1 L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 ,车所受牵引力是    N ,车的工作效率是    % ( ρ 汽油 = 0 . 8 × 10 3 kg / m 3 q 汽油 = 4 . 5 × 10 7 J / kg g 10 N / kg )

来源: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某研究小组对汽车开展调查研究。

(1)图甲是汽车的刹车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片分析,这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 ;某段道路的标志牌如图乙所示,为什么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2)(多选)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危急情况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下列行为会使停车距离变长的是   

A . 疲劳驾驶

B . 酒后驾驶

C . 接听电话

D . 开车前系好安全带

(3)内燃机有四个工作冲程,图丙是内燃机的   冲程。

(4)假设某款纯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每百公里耗电30千瓦时,若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效率为 85 % ,则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阻力为    N 。若质量和外形完全相同的燃油汽车,它的能量转化率为 30 % ,以相同速度在同一路面上匀速行驶,每行驶百公里需要消耗的燃油为    kg 。(汽油的热值为 q = 4 . 6 × 10 7 J / kg ,结果保留1位小数)

(5)若电价为0.6元 / 千瓦时,汽油价格为7.0元 / 升,每行驶百公里,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节省   元。(汽油的密度 ρ = 0 . 71 × 10 3 kg / m 3 ,结果保留1位小数)

来源: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工人用 200 N 的力将重 30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 3 m (忽略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              

B.图乙,将质量为 1 kg 的物体从距离地面 1 . 6 m 的高度沿水平方向以 2 m / s 的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整个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则落地时的速度为 5 m / s (重力势能表达式 mgh ,动能表达式 1 2 m v 2

C.图丙为汽车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吸入或排出气体的体积为 2 L ,吸气冲程中,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混合物密度 ρ = 1 . 44 kg / m 3 ,汽油和空气的质量之比为 1 : 15 ,汽油的热值 4 . 6 × 10 7 J / kg 。发动机 1 min 转动1200转,发动机效率为 40 % ,则汽车在 1 min 内做的有用功是 1 . 99 × 10 6 J              

D.图丁是大亚湾核电站。以原子核 92 235 U 为燃料,当 92 235 U 俘获一个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核的静止质量,单位为 u 。伟大的爱因斯坦认为,质量与能量相互转化,裂变过程中总质量减少,转化为核能。已知减少1个 u 的质量对应产生的能量为 9 . 3 × 10 2 MeV .根据以上信息,此裂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约为 180 MeV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我国自主研发的某品牌汽车进行技术测试,已知该车在某段长 1 . 2 km 的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用时 40 s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 4000 N ,汽车在此过程中发动机热机效率为 48 % ,汽油的热值 q = 4 . 6 × 10 7 J / kg 。在该段测试过程中:

(1)汽车的功率为多少?

(2)燃烧了多少汽油?(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来源: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6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昆明冬天的早晨,会看到嘴里呼出的“白气”,这是  现象。“卡路里”简称“卡”,是热量的另一个单位,现在仍被广泛使用在营养计量和健身手册中。1卡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克水温度升高 1 ° C 吸收的热量。那么1卡 =   焦耳。一辆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35 % ,那么该车完全燃烧 1 kg 汽油做的有用功是   J [ c = 4 . 2 × 10 3 J / kg C} q 汽由 = 4 . 6 × 10 7 J / kg ]

来源: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某品牌轿车的质量为 M (含驾乘人员),车的钢质外壳密度为 ρ 1 、质量为 m ,发动机的效率为 η 1 .若该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车总重的 k ( k < 1 ,为常数),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f ,忽略其他摩擦阻力。经过技术革新,厂家将车外壳换成了等体积,密度为 ρ 2 的新材料 ( ρ 2 < ρ 1 ) ,并对车子的流线型进行了优化,使车子受到的空气阻力降低了 2 % ,还将车子的发动机效率提高到了 η 2 .改进后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改进后汽车的耗油量 m 2 与改进前的耗油量 m 1 的比。(设改进前后汽车行驶的路况、路程、驾乘人员相同。不带单位计算)

来源: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较难

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

B.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 100 %

D.

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来源:201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如图是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冲程是做功冲程B.该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这种汽车对环境没有污染D.此发动机的效率可达 90 %

来源: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内燃机说法正确的是 (    )

A.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B.汽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C.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内燃机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来源: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初中物理热机的效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