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来源:2019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来源: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表示热烈祝贺。

(1)如图所示的茶壶利用了           原理,方便倒水饮茶。

(2)用电热壶将 1 kg 初温为 15 ° C 的水烧至 95 ° C ,水吸收的热量为        J [ 水的比热容为 4 . 2 × 10 3 J / ( kg · ° C ) ]

(3)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茶叶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茶叶的内能。

(4)茶香四溢说明分子          

(5)悬浮在水中的茶叶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浮力。

(6)透过透明的玻璃茶壶看到茶叶“变大了”,这是光的             造成的。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齐站在距平面镜 1 . 6 m 处整理衣着,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是    m ;当他沿着与镜面垂直方向水平移动 1 m 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快到午饭时间,小齐坐在教室里闻到了食堂炒菜的气味,这说明菜分子和油分子作  

来源:2019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述现象与列出的物理知识不相关的是(  )

A.海面上波光粼粼﹣﹣光的折射

B.余音缭绕﹣﹣声波的反射

C.小小竹排江中游﹣﹣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D.端午节粽子飘香﹣﹣分子的热运动

来源:2016年广西北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壶盖上的小孔使壶内的茶水容易流出,这是因为“小孔”使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  ,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来源:2019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

A.“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B.“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

C.“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 N

来源:2018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词《解语花 · 上元》中写到“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的  产生的,“满路飘香麝“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来源:2018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a卷)
  • 更新:2021-02-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能说明 (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数量巨大

C.分子一直在膨胀中D.分子间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

来源:2018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

A.

雪花纷飞

B.

树叶飘落

C.

花香扑鼻

D.

水波荡漾

来源:2020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会引起周围空气   而产生噪声;同时由于分子在   ,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 PM 2 . 5 等颗粒物的危害, PM 2 . 5 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   (毫米 / 微米)的颗粒物。

来源: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   ,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   中。

来源: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美丽的泉城济南,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

A. 有引力 B. 有斥力
C. 有间隙 D.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
  • 更新:2021-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