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来源:2019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来源: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述现象与列出的物理知识不相关的是(  )

A.海面上波光粼粼﹣﹣光的折射

B.余音缭绕﹣﹣声波的反射

C.小小竹排江中游﹣﹣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D.端午节粽子飘香﹣﹣分子的热运动

来源:2016年广西北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

A.“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B.“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

C.“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 N

来源:2018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能说明 (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数量巨大

C.分子一直在膨胀中D.分子间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

来源:2018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

A.

雪花纷飞

B.

树叶飘落

C.

花香扑鼻

D.

水波荡漾

来源:2020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美丽的泉城济南,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

A. 有引力 B. 有斥力
C. 有间隙 D.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
  • 更新:2021-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教室里的日光灯同时亮、同时灭,是因为各个灯之间是串联的
B.遥控器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是因为遥控器能发出紫外线
C.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是利用了浮力
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厘米
B.2.5赫兹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就可以听到
C.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月亮走我也走”说明月亮和我是相对静止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运动物体比静止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②“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③“花气袭人知骤暖”—— “花气袭人”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