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工业生产所得的碳酸钠产品中往往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某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经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CaO NaOH

【设计与实验】

方案甲:“气体质量法”

(1)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样品于装置A中。

(2)打开止水夹K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并记录。

(3)关闭止水夹K,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4)待装置A中无气泡产生后打开止水夹K,再次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第二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并记录。

(5)计算。

【分析与讨论】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③步骤(4)中再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④装置D的作用是    

方案乙:“沉淀质量法”

写出上述流程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

同学们经过实验,最终都计算出了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请你根据方案乙中测定的相关数据,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用含有m、n的代数式表示)。

【反思与交流】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方案乙优于方案甲,理由主要是    (填字母序号)。

A.

节约能源

B.

操作简便

C.

保护环境

来源: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11-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其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对碳酸钙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Ⅰ.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为    

(2)装置B中的现象是    

(3)装置C若用于检验生成的气体,其中试剂为    (写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碳酸钙分解

碳酸钙在电炉中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对剩余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全部是碳酸钙

猜想二:是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步骤一:取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静置

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

步骤二: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

   

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步骤三:取部分底部白色不溶物于第三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实验结论】正确的猜想是    

【交流与反思】小芳同学认为,步骤二中还可滴加其他试剂用来替代氯化铜溶液,该试剂可以是   (写一种即可);小华同学认为,只需完成步骤一和步骤三即可获得相同实验结论,他的依据是    

【拓展与分析】查阅资料:生石灰质量的优劣常采用“活性度”来衡量。“活性度”的测定方法:取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和,记录所消耗盐酸的体积(单位为mL)。消耗盐酸的体积数越大,“活性度”越高。

测得煅烧产物( CaO )的活性度,数据见如表。

石灰石煅烧的最佳温度范围一般为1100℃~1200℃的证据是    

来源: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1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查阅资料】硝酸铜溶液呈蓝色,硝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硝酸锌溶液呈无色。

【实验一】同学们进行如图一所示的实验,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你认为通过上述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能否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强弱    (填“能”或“不能”)。

【实验二】在完成实验一的过程中,同学们将试管①②③内反应后的物质都倒入废液缸中(如图二)。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混合物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待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3)小明将铁丝放入浅绿色滤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判断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4)探究滤渣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明的猜想:银、铜、铁、锌

你的猜想:猜想Ⅰ   

猜想Ⅱ:银、铜、铁

【分析思考】同学们认为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结合上述的实验现象分析,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的原因是    

【进行实验】实验证明猜想Ⅱ正确,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渣样品,   

   

猜想Ⅱ正确

【反思交流】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来源: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10-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演示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导电性实验,如图所示。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用品:

直流电源、导线、石墨电极、灯泡、带刻度的烧杯、温度计、开关。

100mL饱和 Ca OH 2 溶液。

实验现象:

灯泡发光,两电极分别有气泡产生,烧杯内液面下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周围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溶液温度升高。

分析:液面下降是因为水被电解。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    (用化学式表示)。

【提出问题】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作出猜想】

猜想Ⅰ: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

猜想Ⅱ:   ,溶质析出。

猜想Ⅲ:石墨电极与生成气体发生反应,导致产生白色浑浊物。

【实验探究】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相同条件下的100mL饱和 Ca OH 2 溶液于大烧杯中,加热至演示实验溶液上升的温度(温度升高约4℃)。

溶液中几乎无白色浑浊物。

猜想Ⅰ   

将相同条件下的    mL饱和 Ca OH 2 溶液加热蒸发掉部分水(蒸发掉水的体积与演示实验减少水的体积相同)。

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浑浊物。

猜想Ⅱ成立但不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向90mL相同浓度饱和 Ca OH 2 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其余条件不变,重复进行演示实验操作。

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   

猜想Ⅲ成立且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使用铂电极代替石墨电极,重复进行实验③。

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

【总结反思】

(1)白色浑浊物的成分为    (用化学式表示)。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主要浑浊物的成因    

来源: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利用“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钾”五种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顾】(1)回忆向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实验。

(2)观察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1),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    ,两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    

【实质再探】(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2是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两者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实质是溶液中    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归纳小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    

【拓展应用】(1)将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混合没有发生变化,分析两者不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2)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滴加    (用化学式表示)溶液既能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

来源: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松花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圆梦”学习小组进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项目研究,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

【任务一】品松花蛋,初识松花蛋的酸碱性

同学们品尝松花蛋时,发现松花蛋略有涩味,加入食醋涩味减轻,他联想到碱性物质通常有涩味,推测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

【任务二】浸松花蛋粉,寻找涩味缘由

取适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12,证明滤液中含有碱性物质。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盐、纯碱等。

【分析推理】松花蛋粉加水调和时发生如下反应: CaO + H 2 O Ca OH 2    (写化学方程式)。

甲同学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除氢氧化钠外,还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或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   

无明显现象

滤液中不含   

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碳酸钾溶液

   

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找到了松花蛋粉加水后滤液显碱性的原因,寻到了涩味的缘由。

【反思总结】判断化学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   

【任务三】腌松花蛋,制作传统美食

同学们戴上手套。将松花蛋粉加入容器中,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冷却,得到松花蛋泥,将松花蛋泥均匀裹到新鲜鸭蛋上密封。

从安全的角度说明“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项目拓展】

为了使松花蛋产生美丽的松花,传统工艺中加入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目前密陀僧已逐渐被硫酸锌取代,制得无铅松花蛋。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这一工艺改进的原因是    

来源: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10-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与实践——制作松花蛋

松花蛋也叫皮蛋,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明看到妈妈用皮蛋粉制作皮蛋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皮蛋制作”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配制皮蛋粉

在妈妈的指导下,小明将“石灰”、纯碱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

【提出问题】配料中所用“石灰”是生石灰还是熟石灰?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生石灰、熟石灰与水混合后均能放出热量,但放出的热量不同。

【实验探究】常温下,将“石灰”、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加入水中,测量固体加入前后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是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比对,可知配料中的“石灰”为生石灰。

(2)浸鲜蛋

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称为浸出液,将新鲜鸭蛋放入其中浸泡即可。

①向皮蛋粉中加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妈妈告诉小明,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戴上胶皮手套。分析上述过程,小明认为浸出液中一定含有会腐蚀皮肤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浸出液中还含有哪些溶质?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如表(不考虑生石灰中杂质的影响)

预测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浸出液中含碳酸钠

 

   

浸出液中不含碳酸钠

浸出液中含氢氧化钙

   

   

浸出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④综合分析,确定皮蛋浸出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3)品皮蛋

制作过程中,碱液会渗入皮蛋使之略带涩味。妈妈告诉小明食用时可以蘸少量食醋去除涩味,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此反应实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再列举一例    

来源: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10-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他认为该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邀来小琳和小可,对该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小可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 NaOH

小琳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 N a 2 C O 3

小明却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碳酸钡难溶于水。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小可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小琳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明取适量该溶液,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明取适量实验③所得的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

(1)根据实验①和②可以得出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同学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2)根据实验③和④,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    (填“正确”或“错误”)。

【反思与交流】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室为了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正确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来源: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10-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稀盐酸、 CaC O 3 粉末、 N a 2 S O 4 溶液、 BaC l 2 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 N a 2 S O 4

猜想三: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BaC l 2 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成立

【反思拓展】

Ⅰ.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Ⅱ.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步骤二中除可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来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10-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区有盐碱地分布,化学兴趣小组针对盐碱地成分展开探究。

【猜想与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认为盐碱地土壤中可能含有:

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③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2)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3)碳酸氢钙可溶于水。

【设计与实验一】甲同学取少量盐碱地土壤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混合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分成三等份,依次编号为1号、2号和3号,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号滤液滴加足量稀盐酸

﹣﹣﹣

滤液里可能含有碳酸钠,也可能含有碳酸氢钠

取2号滤液滴加    溶液

   

滤液里一定含有碳酸钠。

相关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盐碱地土壤中含有碳酸钠。

【设计与实验二】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并实验。

实验结论:盐碱地土壤中不含碳酸氢钠。得出该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设计与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3号滤液    

   

盐碱地土壤中不含氢氧化钠

【反思与交流】丁同学经过思考,认为盐碱地土壤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钠,他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22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09-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 C O 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现象。为查明原因,请你参与小组探究并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猜想】猜想一:石灰水变质

猜想二:制得气体中无 C O 2

猜想三: C O 2 中混有 HCl 气体

【实验探究】为探究猜想是否成立,小组同学取原实验药品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石灰水变浑浊

b试管溶液变浑浊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成立

【验证实验】为验证猜想三是否成立,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

【问题解释】实验I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评价反思】组内有成员提出,为验证猜想三是否成立,无需做实验Ⅳ,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法证明确实有HCl的存在,你的解释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改进】查明原因后,小组成员对原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并重新操作,现象明显。他们改进的措施是    

来源: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09-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研发使用可降解塑料,是防治“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以聚乳酸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餐具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小组对这种餐具组成元素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这种餐具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1:这种餐具由碳、氢元素组成,猜想2:这种餐具由    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硫酸铜粉末吸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实验验证】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餐具碎片,按图连接各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开始实验……

【解释与结论】(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    的现象,可证明这种餐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3)实验过程中通 N 2 的作用是    

(4)测得装置C中餐具碎片的起始质量为0.72g,反应后装置C中硬质玻璃管内无固体残留。装置D增重0.36g,装置E和F一共增重1.32g。经计算确认猜想    成立。

【评价与改进】小组内有同学指出餐具碎片可能未完全燃烧,产物为 CO C O 2 H 2 O 的混合物,从而影响对其组成元素的测定,建议    

来源:2022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09-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自加热食品”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和氯化钙,其使用说明(如图1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将发热包中固体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发生剧烈反应,水很快沸腾。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有大量固体,继续加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混合物。

(1)发热包中的某种物质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探究Ⅱ:固体混合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单质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产生氢气。

小组同学认为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可能是: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为进一步探究其成分,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2)取少量固体混合物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    色,证明该固体混合物中含有氢氧化钙。

(3)另取少量固体混合物于锥形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如图2所示),反应停止后瓶底有黑色固体剩余,溶液呈浅绿色。

①反应停止后,瓶底的黑色固体为    ,判断依据是    

②若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固体混合物中含有    ,对应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铝粉    

(包含实验步骤、产生现象和结论。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 NaOH 溶液、 AgN O 3 溶液)。

来源: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09-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为进一步认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观察到甲试管中溶液由    恰好变为无色时,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3)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乙、丙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小烧杯中,静置片刻,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大家对得到的上层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于是又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小烧杯中上层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

【做出猜想】猜想一: NaCl NaOH N a 2 C O 3

猜想二: NaCl NaOH

猜想三: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猜想一不成立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②   

   

猜想三成立

【反思拓展】

(5)小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    (写化学式)。

来源: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09-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活动小组对教材中关于钟乳石形成过程的介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活动一】钟乳石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查阅资料:(1) CaC O 3 C O 2 H 2 O 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 Ca HC O 3 2

(2)溶有 Ca HC O 3 2 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 Ca HC O 3 2 就会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1: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通入 C O 2

溶液变浑浊

生成的沉淀物是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继续通入 C O 2

浑浊液又变澄清

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3:加热步骤2所得溶液

溶液又变浑浊

溶洞中能通过    个反应把 CaC O 3 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形成奇妙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 NaOH Ca OH 2 溶液中都含有    ,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 NaOH 溶液是否也能与 C O 2 反应生成 NaHC O 3

【探究活动二】 C O 2 通入 NaOH 溶液中,产物中是否有 NaHC O 3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1:取一定量 NaOH 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段时间 C O 2

无明显现象

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 Ca N O 3 2 溶液

澄清溶液变浑浊

加入过量 Ca N O 3 2 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    

步骤3:过滤步骤2所得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    

有气体生成

通入 NaOH 溶液中的 C O 2 足够多时,   (填“有”或“没有”) NaHC O 3 生成。

反思提升:(1)若要用 C O 2 Ca OH 2 溶液反应获得 CaC O 3 ,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你对化学反应的新认识是    

来源: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09-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