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成分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

【探究一】测量样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钠的质量

如图1所示,取3.00g样品置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形成图像。将锥形瓶中最终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全部固体,其质量为3.48g。

(1)a点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ab段溶液pH降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3)蒸发时除使用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探究二】测量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如图2所示,另取3.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混合,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0mL(该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00g/L;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

(4)结合探究一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5)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标号)。

A.探究一中加入的稀盐酸量不足

B.探究一中蒸发时有液体溅出

C.探究二中俯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D.探究二实验后生成气体在锥形瓶中仍有滞留

来源: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堰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工厂的有关资料,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盐酸、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小组同学取污水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一:小组同学用pH试纸测得的污水的pH=2,由此得出污水中一定不含       ,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为检测污水中可能含有的成分,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污水于一支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

     

有白色沉淀生成

污水中一定含有硫酸钠

实验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兴趣小组确定了污水的成分。

【反思与评价】乙同学经过思考后,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                                              

来源: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探究镁与稀盐酸的反应。

(1)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                     

(3)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              

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

猜想Ⅰ:Mg

猜想Ⅱ:Mg(OH)Cl

猜想Ⅲ:Mg(OH)2

【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

       (填物质名称)

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

猜想Ⅰ不成立

实验2

加热试管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

滤纸条变红

猜想Ⅱ     

实验3

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

变色硅胶      

猜想Ⅲ成立

【讨论分析】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HCl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    性,生成HCl气体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1

实验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

氢氧化钠不与硫酸反应

(1)请写出实验1的实验现象。

【实验反思与拓展】

(2)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同学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由此表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实验2联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它们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CO2溶于水)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当通过胶头滴管滴加NaOH溶液时,观察到

       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O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当观察到         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来源:2021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比较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Ⅰ、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Ca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同硬度的硬水。

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混合溶液用量/滴

0

0

0

1

x

1

2

2

2

肥皂水用量/滴

5

10

20

5

10

20

5

10

20

产生泡沫量

很多

【解释与结论】

(1)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        

(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    

(3)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                                                  

(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Ⅱ、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

【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实验操作

水样

肥皂水用量/滴

市售纯净水

2

煮沸后的自来水

6

自来水

9

湖水

14

【解释与结论】

(5)硬度最大的水样是      

(6)由上述实验可知,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      

(7)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其实验方案为                                                              

来源:2021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林仔细阅读加碘食盐(食盐中加入了碘酸钾)包装袋上的说明,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并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加碘可以有效地预防                    
问题二: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于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下:

温度
30℃水浴
50℃水浴
80℃水浴
100℃水浴
煮沸
碘损失率(%)
0
0.3
0.67
1
5.56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后,小林建议妈妈烧菜时最好是菜出锅前再放碘盐。
问题三:烧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性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              均相同,溶液的            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中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钠      B.纯碱粉末      C.食盐晶体      D.食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部分变质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没有气泡产生
                             

(4)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克,需要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称量其质量。然后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③用        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用        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到室温。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塞好橡胶塞并        ,放到指定的地方。
(2)粗盐的初步提纯:
①称取5.0克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到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            (填编号)。
A.过滤       B.计算产率       C.蒸发       D.称量精盐
②过滤操作如右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浓度均相等。

(1) 该实验的目的是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________(填“多”、“少”或“相等”)。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3)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A”或“B”),理由是             
(4)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据上述资料可推知,碱式碳酸铜由       种元素组成。
【实验探究】将该枚戒指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CO2,还可能含有少量      。实验室常用      的方法检验这种可能含有的气体。
(2)小红认为,除了水外,蓝绿色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锌。小华认为除了水和氯化锌外,蓝绿色溶液中还应该含有                  。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铁片,观察到了现象:①                      ,②                       ,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娟取适量新制的FeCl2溶液,加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结合小华的实验可推知: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金戒指”中铜元素的含量,取一枚同材质的“金戒指”,称得质量为3.8g。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金戒指”经浓硝酸氧化、碱化等步骤处理后,最终得到纯净的氧化铜,称得质量仍然为3.8g(实验过程中铜元素损失忽略不计)。则“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几年,我国酸雨污染较为严重,在2007年监测的500个城市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81个,占56.2%。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燃煤约占70%),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① “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K2SO4 + 2MnSO4 + 2 ” 。资料上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印刷不清楚,请推测其化学式:         。在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即用此原理检验含硫火柴中的硫元素。
②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甲同学:
【进行实验】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观察现象】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你认为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乙同学:
【进行实验】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的作用是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右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         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CH4;  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全部是CO2;  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         气体。
(2)步骤②的目的是                     ;步骤③“注水装置”应选右图中的     (填序号)。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Ⅰ或Ⅳ”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
                                 。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4)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证明“猜想     ”成立(填序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1)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

①整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                                 
②“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储能设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定供电。
①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                     
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在充电时,电池中的VO2+会变成VO2+,这个过程中钒元素(V)的化合价由       价变为        价。
(3)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下图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
①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举例说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
                                                                  

②气体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里面发生了化学变化。请用原子、分子的知识概括化学变化的实质:                                                                   
③为了使汽车尾气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专家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气和一种叫氢氧化钾的物质,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1)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NaOH溶液能够快速吸收二氧化碳,则装置C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装置A、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只用D、E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如下图所示)。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