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糖尿病检验原理之一是将含有葡萄糖(C 6H 12O 6)的尿液与新制Cu(OH) 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该沉淀为氧化亚铜,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原子       ,3个氢氧根离子    

(2)铜元素常显0、+1、+2价,氧化亚铜的化学式为       

(3)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生成CO 2      ,并释放能量。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其质量分数对照表(20℃)。回答下列问题:

质量分(%)

10

20

30

40

50

密度(克/厘米 3

1.11

1.22

1.33

1.43

1.53

(1)20℃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逐渐       

(2)配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3)20℃、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0毫升时的质量为       

来源: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用途也不同。请据表回答:

表一 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NaOH

Ca(OH) 2

CaCO 3

CaSO 3

溶解度(克)

109

0.165

0.0014

0.0043

表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克)

>10

1-10

0.01-1

<0.01

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1)实验中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       于水,吸收效果不好。

(2)实验中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但是根据上表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3)20℃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来源: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珍贵文物,如图。

(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

(2)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黄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CuFeS 2),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中    数不同。

来源: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生活经验到定性实验,再到定量实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材料一: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球。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混合”后的物质,其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       

(2)材料三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处填      

来源: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 2H 4)凝固。

(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        

(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       

A.

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

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来源: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

(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电动汽车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图:

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嘉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       

(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       。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

(3)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嘉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         ,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 3、MnO 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 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 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       ,使燃烧更剧烈。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柱等景观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Ca(HCO32CaCO3↓+CO2↑+H2O,其化学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有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金属R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物质析出,实验b中,锌表面有黑色固体物质析出。比较R、Zn、Ag的活动性强弱                 

(2)图c是实验a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c分析实验a中溶液增加的离子

     ,减少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写出实验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含R的符号表示),该反应类型为      

来源: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①制作衣服的原料有:a.羽绒b.蚕丝c.棉线d.羊毛e.涤纶,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

②医用口罩的中间层是用来隔离病毒的熔喷布。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填实验操作名称)。

(2)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合理均衡的饮食。

①中考快到了,小明妈妈为他制定的午餐食谱是:米饭、红烧鱼块、清炖羊肉、青菜、牛奶,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是    

②樱桃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富含矿物质钙、铁、磷等,樱桃中的钙、铁、磷是指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安全良好的家居环境使生活更美好。

①装修房子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装修完毕后,要长时间通风,让甲醛、含铅成分的物质挥发出去。写出铅的元素符号    

②水基型灭火器是家庭常用灭火器。该灭火器灭火时,产生的泡沫喷射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达到灭火的目的。其灭火原理是      

(4)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①汽车外壳的材料是钢铁,钢铁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汽车的尾气排气管装有一个催化转换器,可将尾气中的NO与CO转化成无毒的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氧气的粒子是       (填“氧原子”或“氧分子”)。

(2)如图是钠、镁、氯、溴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②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溴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溴化钠的化学式为      

(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