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苷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甜味剂,我国是全国最主要的生产国,实验小组欲探究甜叶菊苷的元素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甜叶菊苷由什么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甜叶菊苷按如图1进行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与火焰上方。
[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晴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 。经改进试验后,检验到甜叶菊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继续探究]为了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如图2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1)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 。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数据记录]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8.36g。(产物被完全吸收)
[分析与讨论]数据分析:4.02g 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由此可以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兴趣小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
猜想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 。
[查阅资料]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 ,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
[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 |
|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 (填序号)。
A.加热氯化氢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实验中铜片上出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二:自制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
(3)实验三:仪器①的名称是 ;X、Y分别是水和汽油中的一种,加入X、Y后,观察到a中固体消失并得到棕色溶液,b中固体不消失,则物质X是 ,由实验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1)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骏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b→c→a→b→d
B.a→c→b→a→d
C.a→b→c→b→d
D.b→a→c→a→d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f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方法为 。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
(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 ②把导管移出水面;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线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④熄灭酒精灯; 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以上步骤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确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Na2SO4、NaCl;
猜想2:Na2SO4、NaCl和
猜想3:Na2SO4、NaCl和H2SO4
猜想4:Na2SO4、NaCl、H2SO4和Na2CO3
[交流讨论]小强同学认为猜想4一定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
猜想3正确 |
方案二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 |
|
请写出方案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总结]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说明:硫酸钙视为可溶物)
实验 |
A+B |
B+C |
B+D |
C+D |
现象 |
产生沉淀 |
产生气体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1)写出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A 。
(2)写出溶液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溶液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学习合金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某同学想:铬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于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
[知识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Sn Pb(H) Hg Ag Pt Au(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作出猜想]猜想①Cr>Fe>Cu;猜想②Fe>Cu>Cr;猜想③ 。
[设计与实验]①张明同学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未经打磨就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 |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
开始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无气泡 |
无气泡 |
结论 |
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 Fe>Cr |
||
②李红同学也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先用砂纸打磨后再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 |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
开始的现象 |
产生少量气泡 |
无气泡 |
产生大量气泡 |
结论 |
金属活动性强弱: > > (填元素符号) |
||
[讨论交流]为什么张明和李红两个同学记录的铬与稀硫酸反应开始的现象截然不同?原因是 。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刘斌同学将打磨过的两块铁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铬(CrSO4)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铬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在硫酸铜溶液中有明显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拓展迁移]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r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
(1)若将装置A和C相连接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
(2)若将装置B和D相连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观察到试管中石蕊溶液 ;写出烧杯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为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将100g该废水与50g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沉淀。请计算这一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1)实验一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2)实验二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应称取NaCI的质量为 g,某同学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这样会使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 6%(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实验三是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以用E装置来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
(4)适合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組做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现象是 。
(2)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同学把反应后的C、D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甲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I NaCl
猜想I I NaCl和CaCl 2
猜想ⅢNaCl 和Na 2CO 3
猜想IV:NaCl、CaCl 2和Na 2CO 3
小明认为猜想IV定不成立,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 成立 |
ⅱ.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
有气泡产生 |
A一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生成D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