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6.5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Zn,Mg,m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2g
C.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1g,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Zn,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      
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 B.10克碳酸镁和碳酸钠
C.5.5克氧化铜 D.10克镁粉和铜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MgCl2、NaOH、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可能含有OH-
B.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或BaSO4
C.原固体中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D.酸溶液不可能为稀硫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括号里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NaOH中混有Na2CO3(氢氧化钡溶液)
B.CO2中混有CO(氧气)
C.H2中混有HCl(NaOH溶液)
D.CaCO3中混有NaCl(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Cl3、Na2SO4、HCl B.NaOH、NaCl、HNO3
C.MgSO4、NaNO3、KOH D.NaHCO3、KNO3、HCl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相等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1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鉴别物质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CO和CO2——看颜色,闻气味
B.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
C.硫酸铵和氯化钾——加水看溶解性
D.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向右盘烧杯中加入和镁粉质量相等的锌粉,充分反映后,下列各种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A. 只有锌粉有剩余
B. 天平仍平衡
C. 天平偏向放锌粉的一侧
D. 天平偏向放镁粉的一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 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 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 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D. 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 a 2 + M g 2 + S O 4 2 - 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 N a O 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 N a 2 C O 3 溶液;⑤加过量 B a C l 2 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 O 2 气体
C O 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B
N a 2 S O 4 溶液
N a 2 C O 3 溶液
滴入适量稀硫酸至无气泡产生.
C
C
C u O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 u N O 3 2 溶液
A g N O 3 溶液
加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有失去标签的稀盐酸、 N a O H 溶液、 C u S O 4 溶液、 N a 2 C O 3 溶液四种试剂,可通过观察法直接鉴别出的试剂是(

A. 稀盐酸 B. N a O H 溶液 C. C u S O 4 溶液 D. N a 2 C O 3 溶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B. 元素 X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D. X 与金属 N a 形成的化合物为 N a X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 N a O H     C u S O 4     N a 2 C O 3 B. K O H   H N O 3   K 2 C O 3
C. B a O H 2   C u S O 4   C u O D. N a O H   H C l   B a N O 3 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