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中国有广阔的海域,拥有航空母舰保卫祖国海疆已不再是中国人遥远的梦想。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钛。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钛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属于置换反应
B.TiCl4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C.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适量稀盐酸除去
D.分离出的铁与制取钛无关,可作为垃圾处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ƒ中氩气(Ar)作反应物
B.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C.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D.中反应为:2FeTiO3+6C+6Cl22X+2TiCl4+6CO,则X为FeCl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相对原子质量:X﹥Y
C.金属活动性:Y﹥X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两种,取5.6克样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0.2克氢气,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合是( )

A.Mg和Al B.Zn和Al
C.Mg和Zn D.Zn和Cu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x=5
B.乙物质中至少有两种元素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 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B.b点溶液是无色的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c点的固体中含有银、铜、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O中混有少量的CO2(澄清石灰水)
B.N2中混有O2(炽热的铜粉)
C.CO2中含有少量的CO(点燃)
D.水中含有少量的泥沙(过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某一镁铝合金的成分,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30 mL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加入该种镁铝合金粉末。每组实验加入合金质量和产生气体质量的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合金质量(g)
0.153
0.255
0.385
气体质量(g)
0.015
0.025
0.03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判断(   )
A.甲组盐酸不足量     B.乙组盐酸不足量
C.丙组盐酸不足量     D.甲、乙、丙三组均盐酸过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相对原子质量:X<Y
C.金属活动性:Y﹥X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在密闭容器中,甲烷完全燃烧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电解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倒入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B.两烧杯中硫酸都没有剩余
C.两烧杯中金属都没有剩余
D.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记录了物质X分别加入另外三种物质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可能是(  )

 
硝酸银溶液
氧化铜
氢氧化钠溶液
物质X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稀硝酸          D.稀盐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