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有( )
A.高压水枪 |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 C.干粉灭火器 | D.泡沫灭火器 |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
实验室制取CO 2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
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①④③⑤ | C.①④②③⑤ | D.②③④①⑤ |
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
B.![]() |
C.![]() |
D.![]()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2H2+O2![]() |
B.KMnO4△K2MnO4 + MnO2 + O2↑ |
C.![]() |
D.C +O2![]() |
下列事实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①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②铁丝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铁丝的大了
③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固体的减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只有③ |
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
A.1:2 | B.1:8 | C.8:1 | D.2:1 |
下列有关符号中的数字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O2中的“2”表示2个氧原子 |
B.2Fe中的“2”表示2个铁原子 |
C.3H2O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
D.2N中的“2”表示2个氮分子 |
元素的种类与下列哪种粒子数密切相关( )
A.质子数 | B.最外层电子数 | C.中子数 | D.相对原子质量 |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 | B.高锰酸钾 | C.空气 | D.水 |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仰视读数是19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再俯视读数是11毫升,则该同学倾出的液体是( )
A.8毫升 | B.大于8毫升 | C.小于8毫升 | D.无法判断 |
下列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B.物体的运动速度 |
C.物质的制法和用途 | D.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4 |
6 |
111 |
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5 |
0 |
84 |
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g
D.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6:111:4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D.丁实验可以说明氧气能助燃 |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 B.④变红,③不变红 |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