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Al(NO3)3、Zn(NO3)2、Cu(NO3)2和AgNO3
④若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B.向一定量的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 (OH) 2溶液 |
C.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 |
D.向两份完成相同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铁和锌 |
把HCl、Na2CO3、H2SO4、NaOH、NaNO3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来,实验方案中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最合理的是
A.石蕊试液、稀HNO3、AgNO3溶液 |
B.BaCl2溶液、稀HNO3、石蕊试液 |
C.稀HNO3、石蕊试液、AgNO3溶液 |
D.稀HNO3、酚酞试液、BaCl2溶液 |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Na2SO4、NaCl、BaCl2 | B.H2SO4、NaCl、KNO3 |
C.CuSO4、KCl、HCl | D.HCl、NaOH、NaCl |
实验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除去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K2CO3 + CaCl2 → 2KCl + CaCO3↓ |
B.用盐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铁粉:2Fe+ 6HCl→ 2FeCl3 + 3H2↑ |
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H2O2H2↑ + O2↑ |
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 + CO2↑ |
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B.物质X一定是H2O
C.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小明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甲 |
乙、丙、丁…… |
A |
盐 |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
B |
合金 |
不锈钢、焊锡、生铁…… |
C |
溶液 |
碘酒、糖水、生理盐水…… |
D |
干燥剂 |
石灰石、苛性钠、生石灰…… |
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溶液 |
甲+乙 |
乙+丙 |
丙+丁 |
甲+丁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无色气体 |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BaCl2
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共存的是
A.OH- 、Na+ 、K+ 、SO42- B.NH4+、K+、SO42-、Cl-
B.CO32-、K+、NO3-、Na+ D.Ba2+、K+、SO42-、Cl-
现有15.6gCaO与Ca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73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84.2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12g | B.8g | C.4.4g | D.4g |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
|
事实 |
结论 |
A |
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均有催化作用 |
不同的反应有时可以使用同一种物质作催化剂 |
B |
白磷和红磷均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 |
白磷和红磷属于同一种物质 |
C |
C与O2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
C与O2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以发生反应 |
D |
Al在常温下就能与O2发生发应,Fe在常温下几乎不与O2反应 |
Al的抗腐蚀性能比Fe弱 |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NaCl溶液、H2SO4溶液和Ba(NO3)2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
A.酚酞试液 | B.稀盐酸 | C.CaCl2溶液 | D.Na2CO3溶液 |
下列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O3 NaOH NaNO3 |
B.K2CO3 KCl NaCl |
C.MgCl2 NaNO3 CuCl2 |
D.Ba(NO3)2 K2SO4NH4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