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盐酸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溶液能导电 | B.该溶液的溶质是气体 |
C.该溶液均一、稳定 | D.该溶液遇石蕊试液变红 |
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花的种类 |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
大红花 |
粉红色 |
橙色 |
绿色 |
万寿菊 |
黄色 |
黄色 |
黄色 |
雏菊 |
无色 |
无色 |
黄色 |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在pH=10的溶液中大红花汁会变成橙色
C.万寿菊花汁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D.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 |
B.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
C.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
D.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A.O2 | B.HCl | C.CO2 | D.NH3 |
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
A.锌粒 | B.碳酸钙 | C.稀盐酸 | D.氢氧化钾 |
现有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若将它们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化的结果是
A.两瓶酸的质量都减小 | B.两瓶酸的质量都增大 |
C.两瓶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 D.两瓶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
下列每组物质中,化学式和俗名不相匹配的一组的是
A.NaOH火碱 | B.Ca(OH)2消石灰 |
C.NaHCO3小苏打 | D.CaCO3石灰石 |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生成了大量氧气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 |
A |
FeCl2溶液 |
CuCl2 |
过量铁粉 |
结晶 |
B |
CO2 |
H2O |
浓硫酸 |
洗气 |
C |
NaNO3溶液 |
Na2CO3 |
适量CaCl2溶液 |
过滤 |
D |
铁粉 |
铜粉 |
过量盐酸 |
过滤 |
下面是小凯同学学习化学后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其中合理的是: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
B.可燃物燃烧一定同时满足与O2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C.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下列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除杂的认识 |
B.食品安全 |
①用稀硫酸除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Fe2O3中混有的C ③用碳酸钙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
C.对现象的认识 |
D.化学学科的价值 |
①干冰作制冷剂,因为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②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
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外出是较为低碳的出行方式 |
B.防止“白色污染”,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
C.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又能和硫酸铵混合使用 |
D.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 |
牛牛同学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下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食盐和水 |
B.硝酸铵和水 |
C.镁和稀盐酸 |
D.铜和稀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