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燃烧能产生一种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CO2 | B.O2 | C.H2 | D.CO |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认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者的性质差别很大 |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
“归纳和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 和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人工降雨等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无关的是
A.不能燃烧 | B.能溶于水 |
C.密度比空气大 | D.不支持燃烧 |
H2、O2、CO2、CO、CH4五种气体中,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又不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___________,③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的是_______________,④有毒的是
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
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 ( )
A.迅速做人工呼吸 | 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
C.拨打急救电话120 | 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
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
A.通入石灰水 | B.通过灼热的CuO |
C.将混合气体点燃 | D.倾倒混合气体 |
冬天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
A.N2 | B.CH4 | C.CO2 | D.CO |
据报道,化学家已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颗粒外层为SiO2的粉状物质——“干水”,其含水量约为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
C.干水吸收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 D.干水中的分子不停运动 |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为了节约用纸,双面使用草稿纸 |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
C.将垃圾分类回收 |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
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设计了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只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色,与本实验没有任何关系 |
B.实验Ⅱ为对照实验,说明水不使石蕊变色 |
C.实验Ⅲ为对照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使石蕊变色 |
D.实验Ⅳ为验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了酸 |
依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密度比空气大 | B.不能燃烧 |
C.不支持燃烧 | D.能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
吸烟时,烟气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物质是
A.氧气 | B.氮气 | C.一氧化碳 | D.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