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1)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65 C ° 以上迅速分解,270 C ° 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加热一段时间后, a , b 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
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2)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氨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一下实验:
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只试管倒入约 5 m l 氯化钠溶液 ,用药匙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现象
氯化钠固体溶解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N a C l 不饱和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 C a C O 3 :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 C O 2 反应.
②可能是:原因是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③还可能是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震荡,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于是他得出白色粉末是 C a C O 3 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白色粉末中
②往上述试管残留的白色固体中加入 白色粉末中含有 C a C O 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是正确的.
【拓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该试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A , B , C , D 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写出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完成实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判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实验拓展】为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可能含有 向滤液中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该离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用碳酸钠溶液与饱和石灰水反应来制取少量氢氧化钠.
(1)该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理由是
(2)有人提出:实验时没有注意药品的用量,所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不纯.
猜想一:只含 N a O H .

猜想二:含有 N a O H N a 2 C O 3 .

猜想三:
(3)为了验证猜想一成立,请你根据可选用的试剂,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填写以下表格.可选试剂: N a C l 溶液、稀盐酸、 N a 2 C O 3 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1
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
证明原溶液中不含有 N a 2 C O 3
2
另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

结合步骤1,猜想一成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

溶剂
乙醇
溶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溶解性
易溶
难溶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溶液配制.甲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要用到的仪器是,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乙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75%的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不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装置的作用是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由此小明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
(4)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还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5)若将图 C 中甲溶液换成乙溶液进行实验, C 中可能无明显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中有一瓶长期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发现问题】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 N a O H 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 N a H C O 3
B a C l 2 溶液呈中性, B a ( O H ) 2 是可溶性碱
C O 2 在饱和的 N a H C O 3 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提出猜想】猜想Ⅰ: N a O H

猜想Ⅱ: N a 2 C O 3

猜想Ⅲ: N a O H N a 2 C O 3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①:样品全部溶解
步骤②:观察到现象 A

【收集证据】(1)若现象 A 是有气泡产生,则 X 溶液为,则(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不成立.
(2)若 X 溶液为 B a C l 2 溶液,现象 A 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测定其 P H ,当 P H 7(填">"、"<"或"="),则证明猜想Ⅲ成立.
【定量分析】确定部分变质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取该样品1.0 g ,放入烧瓶内;③打开活塞,滴加30.0%的稀硫酸至过量,关闭活塞;④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液体的读数为55.0 m l .(已知:室温条件下, C O 2 的密度为1.6 g / L
(1) B 装置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饱和 N a H C O 3 溶液如果用水代替,则所测 C O 2 体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计算该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反思】有同学指出,上述三种猜想并不全面,请再提出一种猜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和小明同学在药品柜取用药品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盖附近"长"满白色物质。他们决定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白色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会转化为碳酸氢钠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③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猜想假设】小红认为:白色物质全部是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白色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你认为:白色物质还有可能是
【实验验证】
他们取白色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溶液,标记为溶液 A ,以备实验使用。
(1)小红先取适量溶液 A ,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小红由此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
(2)小红经过思考后,再做实验:取适量溶液 A ,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再次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但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仍然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
(3)小明认真总结了小红的实验,也取适量的溶液 A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自己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1)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小红、小明把废液统一倒入一个废液缸中,发现溶液呈红色,于是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刚好变为无色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酚酞外,还含有(填化学式)。
(2)杂质去除: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选择的试剂可以是溶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气体制取
按如图1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③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原因是
(2)实验研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向一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可观察到塑料瓶,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2所示组装组装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对图2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3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二氧化碳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②。(合理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取结束清洗仪器.发现加热高锰酸钾的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
问题一:黑色固体是什么?
【交流讨论】同学们结合实验现象和对高锰酸钾及其分解产物的了解.进行分析判断.

判断
依据
不是 K M n O 4
K M n O 4 能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不是(填化学式)
冲洗试管时出现深绿色溶液,说明该物质能溶于水
M n O 2
其他实验用过 M n O 2 ,知道它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某种液体,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证明上述判断正确.加入的液体是
问题二:用什么洗掉 M n O 2
【交流讨论】 M n O 2 B a C O 3 M g O H 2 F e 2 O 3 P 2 O 5 C u 中的某一种物质组成最相近,理由是.这种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推测 M n O 2 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黑色固体没有变化.
【交流讨论】实验说明同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M n O 2 有什么化学性质,用什么试剂清洗呢?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决定用草酸( H 2 C 2 O 4 )溶液试一试.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黑色固体果然被除去,同时发现产生许多气泡.
问题三:生产了什么气体?
【交流讨论】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因为,所以产生的气体可能为 C O 2 C O H 2 O 2 等.
【实验验证】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 C O 2 ,检验 C O 2 气体的操作和现象是:
【反思提高】以上探究活动中,清除试管内壁附着的难溶物的思路是:先,再了解其化学性质,然后选择合适试剂进行清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查阅资料】硝酸钡溶液显中性,且 B a 2 + 有毒.
【实验探究】玲玲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记录和解释】
(1)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2)请写出组合③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实验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硫酸钡;Ⅱ.沉淀只有碳酸钡;Ⅲ.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
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加几滴,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玲玲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交流与反思】根据你对物质溶解性的了解,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写出一种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写化学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

他们提出可能是 N a 2 S O 4 N a H C O 3 N a 2 C O 3 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三种物质溶液在常温下的 p H 如下表
 
(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不可能的是,理由是
(2)标签破损的原因
(3)为确定其成分,小新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4)小芳认为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 C O 2 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 A ;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 B 。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 A 瓶和 B 瓶, A 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 100 m l 人体呼出气体压入 20 m l 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 100 m l 空气压入另一瓶 20 m l 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 H + C l - ,氯化钠能电离产生 N a + C l - "。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做了如下实验:点燃燃烧匙上的钠,迅速伸入盛有 C O 2 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片,钠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小颗粒,燃烧匙上粘附着灰白色固体。小科获知灰白色固体中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但不清楚其中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假设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步骤1:取燃烧匙上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有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步骤3: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是
步骤4: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成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 A 1 A 2 A 3 B 1 B 2 B 3 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甲同学的探究
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
A 3 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B 3 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作出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 N a C l

猜想二: N a C l H C l

实验验证
(1)取少量 A 3 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N a O H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 A 2 溶液测出的 p H (填">"、"="或"<")7。
取少量 B 3 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填"一"或"二")成立。
交流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 A 3 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 A 2 溶液中较多,加入的 N a O H 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