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一些体液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 | B.胰液(7.5~8.0) |
C.胆汁(7.1~7.3) | D.血浆(7.35~7.45) |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 | B.干冰和冰 | C.CO和CO2 | D.氧气和液氧 |
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①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其体积分数是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②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水的组成。a试管中的气体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③化学与医学密切相关,为人类健康做贡献。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C15H22O5)应用于疟疾治疗,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C15H22O5由 种元素组成,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0.4 mol C15H22O5中约含有 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初步达成2012年至2020年全球减排协议。这里所谓的“减排”是指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
A.氧气 | B.水蒸气 | C.氮气 | D.二氧化碳 |
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核电荷数 | B.核外电子数 | C.原子的带电量 | D.原子的质量 |
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较多污染物的排放,这不仅污染大气,还是形成 的主要原因。
(2)“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 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
B.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 |
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
D.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
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有不同种分子 |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
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
下列有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固体五氧化二磷 |
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
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
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
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有( )
A.高压水枪 |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 C.干粉灭火器 | D.泡沫灭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