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如图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

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向稀K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来源:2020年西藏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A.1个B.2个C.3个D.4个

来源:2020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①CH4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②向Ca(OH)2饱和溶液中加少量CaO

③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铁粉与锌粉质量相等)

④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测溶液的导电能力(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来源: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来源: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蜡烛在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CO2体积分数的变化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不断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             

C.在高温下,向Fe2O3固体中通入CO,固体质量的变化

D.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来源: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固体由镁、锌、铁三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取ag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不考虑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耗),得到(a+14.2)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4.8≤a≤13.0B.11.2<a≤13.0

C.3.6≤a≤11.2D.4.8≤a<11.2

来源:202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B.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铁和AgNO3溶液反应

来源: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象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汞得到氧化汞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两份等质量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向等质量的Zn和Mg中分别滴加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来源: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

A.向含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向等质量的锌粉、镁粉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入水

D.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银粉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Cu(NO32溶液

来源: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表示高温下一定质量的碳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

B.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C.表示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D.表示分别向等质量足量的铁粉、锌粉中加入一定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以下三个反应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CaCO3 高温 ¯ CaO+CO2

②2NaHCO3 ¯ Na2CO3+H2O+CO2

③NH4HCO3 ¯ NH3↑+H2O+CO2

A.三种反应物均可在食品加工中用作膨松剂

B.用加热的方法无法区分NaHCO3和NH4HCO3

C.充分加热等质量的三种反应物生成CO2的质量相等

D.三个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

来源:2020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②x的值为0.2

③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2种或3种溶质

A.1个B.2个C.3个D.4个

来源: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

B.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C.折线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

D.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来源: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余取8.0g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敞口的锥形瓶中,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为10.0g。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成因,小余立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试剂X逐滴滴入锥形瓶中,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装置前后质量减少了1.1g。(不考虑滴加液体体积、气体密度变化和结晶水的生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试剂X可以是稀硫酸

②固体Y可以是生石灰

③滴加试剂X前锥形瓶内水的质量为0.9g

④若没有球形干燥管,测得氢氧化钠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水的质量会偏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来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D.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