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 。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 。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pH (填“>”、“=”或“<”)7 |
猜想一不成立 |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Na+、Cl-、SO42- | B.H+、Na+、NO3-、CO32- |
C.K+、Ba2+、OH-、SO42- | D.K+、Ag+、NO3-、Cl- |
实验课上,张影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1)余承骏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
宋楷认为余承骏的实验方案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
(2)宋楷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
③ ④有蓝色沉淀生成 |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
(3)宋楷的实验可靠性高的原因是 。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个圆形表示C(氢氧化钾溶液)、D(硫酸铜溶液)两种物质,请将C、D两个圆画到图中A、B周围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名称;
(2)写出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B反应的现象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工业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试剂厂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分别含有污染物CuCl2、HCl、K2CO3、KOH中的一种,现对污水作如下处理:
(1)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人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
(2)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人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
(3)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与第二反应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人第三反应池,最终污水显中性,再向外排放。
试推断各车间污水的污染物分别是A ,B ,C ,D
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 。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Na2CO3,、BaCl2、AgNO3、HCl。现将它们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列表如下:
反应物 |
a+b |
a+d |
b+d |
c+b |
c+d |
现象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无色气体 |
白色沉淀 |
由此,推知a、b、c、d依次是( )
A.Na2CO3、BaCl2、AgNO3、HCl
B.BaC12、Na2CO3、AgNO3、HCl
C.AgNO3、HCl、Na2CO3、BaCl2
D.BaCl2、Na2CO3、HCl、AgNO3
如图所示为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A: D: E: ;G: 。
(2)写出过程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研究小组为了解北京西山的地质情况,从实地选取两块样品D
和样品J,进行如下所示的实验(其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
(1)试推断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C ;D ;F ;G ;J 。
(2)如果图中所用的X只含两种元素,请尝试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D+X→: ;
D+E→: 。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测溶液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如下反应:
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NH4Cl 。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实验验证】如下图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和药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说明装置不漏气。
⑵该实验中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B装置中盛装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 ,本实验中使用该仪器的优点是 。
⑶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 (填a或b),D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 (填写序号)。
① 使CO2更易被吸收 ② NH3比CO2更易制取 ③ CO2的密度比NH3大
⑸用 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得出结论】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以制取NaHCO3 。
同学们在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萌生了用身边的物质来制取新物质并研究物质性质的想法。请你参与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吧。
【粗产品制备】
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家里的纯碱溶液和贝壳为原料制备烧碱,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操作Ⅰ是____________,该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3)得到烧碱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得到的溶液存放在如图所示的 的瓶中(填A 或B)。
【粗产品成分分析】
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固体C中的成分有哪些呢?
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Ca(OH)2;
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 Ca(OH) 2 Na2CO3; 丁认为可能含有 。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 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
(5)甲取少量固体C,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3滴酚酞试剂,溶液变为红色,立即得出结论甲的说法正确,你认为甲的结论 (填“正确”、“错误”或“无法确定”),理由是 ;
(6)丁取适量固体C溶于水,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由上述实验,你认为__________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虑 。
【定量分析】
(7)另称取10g上述样品C,放入盛有100g7.3%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发,求得到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写出过程2分)。
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A是重要的建筑材料,D可用于清除铁锈。请回答下列问题:
(1)D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中物质间相互关系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A转化成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l)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 _____ _____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用徽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徽观粒子有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Na2CO3 | B.HCl | C.CuSO4 | D.Na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