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红脸”关云长与北宋时的“黑脸”包公本是互不相干的著名历史人物,一首描述某一化学实验过程的诗将两人联系在一起,诗的内容如下:“包公静卧水晶房,轻风迎面喜洋洋,忽然一阵烈火起,烧得包公变云长,云长急令退烈火,只留轻风吹暖房。”诗中的“包公”是指黑色CuO粉末,“云长”指的是红色的铜,则轻风是指( )
A.C | B.CO2 | C.O2 | D.H2 |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B.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向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溶液中有 Mg2+、Zn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 Zn2+,不溶物为Mg、Cu
③溶液只有Mg 2+,不溶物为 Zn 、Cu ④ 溶液有Mg2+、 Zn2+,不溶物为 Zn 、Cu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丙的盐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丙>甲>乙 | D.乙>丙>甲 |
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
B.① 中反应:2FeTiO3+6C+7Cl2一定条件2X+2TiCl4+6CO,则X为FeCl3 |
C.② 中反应说明金属钛比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氩气起保护气的作用。 |
D.③中反应要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是7:1 |
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
煤用作燃料 |
B. |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
C. |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下列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 |
B. |
加热碘固体,出现紫色蒸气 |
C. |
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和腈纶线 |
D. |
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生石灰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D.天然气用作燃料
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具有可燃性B.易挥发C.有特殊气味D.易溶于水
下列物质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B.食醋清洗热水壶内的水垢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制作导线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碘酒作消毒剂 |
B. |
稀盐酸作除锈剂 |
C. |
生石灰作干燥剂 |
D. |
活性炭作吸附剂 |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能从丙盐溶液中置换出丙,将乙、丙投入到稀硫酸中,丙溶解而乙不溶解,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乙>甲>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丙>乙>甲 |
已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铝与锌之间。下列各组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Mn与稀盐酸 | B.Zn与MnSO4溶液 |
C.Al与MnSO4溶液 | D.Mn与AgNO3溶液 |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 ;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④铜的导电性比铁强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块不纯的铁片 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了 气体,则该铁片中混有的杂质一定不可能是( )
A. | 铝和锌 | B. | 镁和锌 | C. | 镁和铜 | D. | 锌和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