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课本中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A.铁钉锈蚀实验 | B.鉴别硬水与软水 |
C.制作叶脉书签 |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在实验课中,各小组作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实验操作 |
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炼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
则固体C是 ,操作③的名称是 ,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 。
下列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与另外三种金属单质都能发生反应,该金属是
A.Fe | B.Ag | C.Cu | D.Al |
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反应:
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
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A.Z>X>Y | B.X>Y>Z | C.Y>X>Z | D.Y>Z>X |
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 ②Z + H2SO4(稀) = ZSO4 + H2↑ ③X + 2YNO3 =" 2Y" + 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Y>Z | B.Z>X>Y | C.Y>Z>X | D.Z>Y>X |
往 和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滤渣中一定有 | B. | 滤渣中一定有 |
C. | 滤液中一定有 | D. | 滤液中一定有 、 |
已调平的托盘天平(高灵敏度)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在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A. | 先左后右 | B. | 先右后左 | C. | 不偏转 | D. | 无法确定 |
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 3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A. | 与 | B. | 与 | C. | 与 | D. | 与 |
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 | 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 B. | ①稀盐酸②硫酸锌 |
C. | 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 | D. | ①稀硫酸②氯化镁 |
将金属X置于氧化铝溶液中,X表面没有固体析出;而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X+2AgNO3=X(NO3)2+2Ag。由此可判断X、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Al>Ag>X | B.Ag>X>Al | C.Al>X>Ag | D.X>Al>Ag |
现有 、 、 三种金属,将 、 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结果 表面产生氢气, 无变化,另取 放入 的盐溶液中,结果 表面有 析出,则 、 、 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A. | B. | C. | D. |
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B. | 若 是 , 是 ,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
C. | 可能是 , 可能是 |
D. | 的金属活动性比 强 |
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
B.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速大于声速 |
C.暖气片上涂铝粉防腐——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
D.食盐水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铁粉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
B. | 保持干燥、外加保护层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
C.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的都是玻璃仪器 |
D. | 我国研制出吸附能力超强的"碳海绵"(见上图),它很轻、可用于吸附油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