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相同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D.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纵行,18个横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
B. |
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
C.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
D. |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CO2也有毒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
解释 |
A |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
B |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
C |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D |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
分子间隔变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汤姆森发现电子,卢瑟福积极探索原子内部结构,门捷列夫列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徐寿为大量化学元素创造汉语名称……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理论化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开了物质的微观世界之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固态水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的化合物
C.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甲烷(C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
B. |
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 |
C. |
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
D. |
反应没有热量放出 |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选项 |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①中的现象 |
A |
紫色石蕊试液 |
浓氨水 |
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
B |
氢氧化钡溶液 |
浓硫酸 |
有白色沉淀 |
C |
硫酸铜溶液 |
浓氨水 |
有蓝色沉淀 |
D |
硝酸银溶液 |
浓盐酸 |
有白色沉淀 |
A.AB.BC.CD.D
高空臭氧是"地球卫士",而近地面的臭氧会造成空气污染。舟山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位于全国前例,但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也会产生臭氧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臭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
B. |
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
C. |
大量汽车尾气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
D. |
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
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符合“1+1=2”的是( )
A.1mL酒精与1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
B.1g碳和1g氧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D.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构成所有的物质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
B. |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
C. |
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
D. |
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 |
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
C. |
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
D. |
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56g氧化镁 |
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资源极其丰富,不存在水危机
B.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