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句中蕴含有很多化学原理,下列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诗句 |
解释 |
|
A |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 |
“宝锷”的成分为合金 |
B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C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金的密度比沙大 |
D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煅烧生石灰得到熟石灰 |
A.AB.BC.CD.D
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稀硫酸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进入适量的下列试剂,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B.饱和氨盐水
C.碳酸氢钠溶液D.饱和食盐水
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
A. |
② |
B. |
②③ |
C. |
①②③ |
D. |
②③④ |
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溶于水B.溶液呈中性
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已知某溶液X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述。则该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
NaOH溶液 |
稀盐酸 |
AgNO3溶液 |
实验现象 |
蓝色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白色沉淀 |
A.FeCl3溶液B.Cu(NO3)2溶液
C.NaCl溶液D.CuCl2溶液
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同组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在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质的是( )
A. |
Ca(NO 3) 2、BaCl 2、AgNO 3 |
B. |
MgCl 2、KOH、NaCl |
C. |
K 2CO 3、CuSO 4、KCl |
D. |
CuSO 4、Ba(OH) 2、Cu(NO 3) 2 |
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Fe Fe 2O 3 Fe(OH) 3 |
B. |
CuO CuSO 4 CuCl 2 |
C. |
|
D. |
CO 2 Na 2CO 3 NaOH |
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Na2CO3溶液B.MgCl2溶液
C.Ba(NO3)2溶液D.酚酞溶液
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固体a是铜
B.X一定是Na2SO4
C.溶液B中含有的盐有Ba(NO3)2、NaNO3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如图是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已知A~M是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的化学式为HCl,D的名称是氯化钠 |
B. |
D→C反应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 |
C. |
A常用作干燥剂,A→B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
D. |
若E溶液中混有少量B,可加适量F溶液除去 |
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