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他先向只含AgNO3一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过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Mg
③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一定含有Mg(NO3)2
④滤液一定是浅绿色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A. |
上述图象只有2个正确 |
B. |
上述图象只有3个正确 |
C. |
上述图象全部正确 |
D. |
如果将②中的纵坐标改为固体总质量,该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应的变化趋势 |
将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Mg(NO 3) 2、Fe(NO 3) 2、AgNO 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一定为Ag、Fe |
B. |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
C. |
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
D. |
反应前后金属固体的质量可能不变 |
已知化学反应:X+YSO4=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金属铁B.Y一定是金属铜
C.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D.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 |
B. |
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 |
C. |
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 |
D. |
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 |
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 |
B. |
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
C. |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
D. |
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 |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定有Ag、Cu
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
在探究金属X、Y、Cu的活动性顺序时,将铜片分别插入X和Y的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插入X的盐溶液的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插入Y的盐溶液的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那么上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CuB.X>Cu>YC.Cu>X>YD.Y>Cu>X
有X、Y、Z三种金属,为判断其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②将Y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无现象。则X、Y、Z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Y>Z>X |
B. |
X>Y>Z |
C. |
Y>X>Z |
D. |
X>Z>Y |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见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某学习小组同学做完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M全部倒入盛有一小块铜锌合金的烧杯中,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他们得出的现象或结论如下:①M中一定不含铁单质;②烧杯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③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④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单质;⑤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探究锌、镁、铜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
B.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更热
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镁>锌>铜
D.三支试管中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
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乙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B.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一定不含铁
C.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