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化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1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实验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若药品①是高锰酸钾,则装置A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2)选用装置B制取CO 2时,若药品③是块状石灰石,则药品②是   (填"稀硫酸"或"稀盐酸")。用装置   (填字母序号)集满一瓶CO 2,向其中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填实验现象)。

(3)实验室里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

来源:202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0-12-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多位科学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有许多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的经典实验流传至今,现将其中一个实验的思路及过程简述如下:

(注:NaHCO 3稀溶液能维持溶液中CO 2浓度恒定.其原理是当CO 2浓度降低时,NaHCO 3稀溶液能释放CO 2,当CO 2浓度升高时,NaHCO 3稀溶液能吸收CO 2.)

①剪取一烟草叶片,立即将其放入盛有NaHCO 3稀溶液的容器中,发现叶片浮于液面;

②用真空泵抽去该叶片中的气体后,发现叶片下沉至容器底部;

③将该容器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叶片逐渐上浮

④再将该容器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发现叶片又慢慢下沉至容器底部.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以上③、④中叶片的上浮与下沉现象进行解释.

来源: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实验室,我们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供选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a的名称为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不可以选择的装置是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

(3)C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探究CO2确实能和NaOH发生化学反应,华雪同学选用了下列两种装置进行实验,都证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选择装置I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②选择装置Ⅱ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水沿着导管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③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b与f相连,制取一种俗称“干冰”的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图g既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又可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当关闭K1,打开K2时,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来源: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   。(答一点即可)

(2)B实验反应的实质是   

(3)C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D实验中两支蜡烛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实验室中,按图所示装置制取CO 2,并验证CO 2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   

(2)使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为   

(3)装置D中的蜡烛自下向上依次熄灭,说明CO 2具有的化学性质为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2,是因其密度   

来源:2016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副卷)
  • 更新:2021-01-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