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

(2)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NaOH溶液。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        。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      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再向滤液中加入       ,看到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              

【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向滤液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E。

【实验结论】

不溶物D是            

大家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        正确,理由是                      

【原理探究】

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        (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

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拓展活动】

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9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知识后,对金属钙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非常感兴趣,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对金属钙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钙能否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取一粒金属钙投入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钙粒与水剧烈反应,四处游动,产生气泡,溶液出现浑浊,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热。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往烧杯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金属钙能与水反应。经进一步检验,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请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反思】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的原因是   

(2)对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OH) 2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该小组称取10.0g干燥剂样品于控温电加热器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C中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实验数据记录】充分反应后,产物被完全吸收,A装置增重0.9g,B装置增重2.2g

【分析与结论】该包干燥剂的成分有   (填化学式),其中Ca(OH) 2的质量为   g。

【反思与拓展】

①停止加热后,需要通入N 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②若没有C装置,会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小的成分是   

来源: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m 1、m 2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 3、m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2)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E的作用   

(5)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    (用相关字母表示)。

(6)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此时观察到U型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现象分别是  ;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型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混合物过滤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为NaCl

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

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和HCl

【评价与交流】:你认为以上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则你的猜想为  

【实验探究】小红为了验证滤液成分,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一成立,小刚认为小红的结论不严密,因为  

为验证你的猜想请填写如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的猜想成立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此时观察到U型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现象分别是   ;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型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混合物过滤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为NaCl

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 2

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 2和HCl

【评价与交流】:你认为以上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则你的猜想为   

【实验探究】小红为了验证滤液成分,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一成立,小刚认为小红的结论不严密,因为   

为验证你的猜想请填写如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的猜想成立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考化学试卷(农垦、森工)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在进行消防演练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①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NaHCO3;②2NaHCO3Na2CO3+H2O+CO2↑;

③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发生反应。

请写出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提出猜想】猜想一:固体成分为Na2CO3     猜想二:固体成分为NaHCO3

猜想三:固体成分为  

【实验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小明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一成立

【提出质疑】小红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准确。小红知道NaHCO3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推测NaHCO3的水溶液可能显  性,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小明和小红继续实验探究:

步骤

现象

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NaHCO3,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2.另取少量的有色固体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固体中含有Na2CO3,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师生通过交流又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

步骤

现象

结论

m的数值为  g;将注射器内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同时加入试管中,关闭弹簧夹,观察现象。

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U型管右侧液面均升高,待反应结束后液面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掌握和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利于我们认识化学反应过程,更有助于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 2、H 2(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温馨提示: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   

(2)B的作用是   ,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时小明发现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H 2,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4)如图所示的装置被称作"万能瓶",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除用于洗气、验证气体的功能外,还有   功能。(答出一点)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知道,乙醇(分子式为C 2H 6O)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对乙醇与氧气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到通红,取出铜丝,发现表面变黑,趁热插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如图),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A溶液;经称量,实验前后铜丝质量不变。

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色物质是   ,铜丝除了给反应加热外,还起到   作用。

【提出问题】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有同学提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一:SO 2

猜想二:CO 2

猜想三:醋酸(C 2H 4O 2

【讨论与结论】同学们讨论后发表看法:

小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小周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小施认为猜想三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探究活动二】

小施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后,发现猜想三也不正确。请补充完成小施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   

【讨论与结论】

老师提示这种刺激性气味气体来源于易挥发的B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且含有C、H、O三种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超过20%),由此可推知物质B的分子式为   

【拓展活动】

(1)同学们再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已知:乙醇、B物质遇无水硫酸铜均不显蓝色),说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有   生成。

(2)乙醇在微生物(醋酸菌)作用下与氧气反应能生成醋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8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在做完盐的性质实验后,发现一瓶碳酸钠固体可能混入了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此,他们对这瓶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现象

结论、分析及化学方程式

(1)取少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得到溶液A

/

/

(2)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

   

说明该固体中混有硫酸钠.写出证明有硫酸钠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3)取步骤(2)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固体中  还混有氯化钠 ,实验结束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实验反思】步骤(2)中滴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    

【实验拓展】兴趣小组还想测定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为达到实验目的,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可重复)

a.称量装置丙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装置乙的作用是    

来源:2017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不是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下列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A.硫酸          B.氢氧化钾        C.碳酸钠         D.乙醇

(2)同学们在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两根石墨电极上都出现了气泡。于是他们对气泡的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氯化钠溶液通电时,石墨电极上生成了哪两种气体?

【查阅资料】

氯气( Cl 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提出猜想】

猜想一:H 2和O 2

猜想二:O 2和Cl 2

猜想三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

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

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猜想    (填"一"或"二"或"三")肯定是错误的

②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

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

  

【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猜想三成立。实验完成后,同学们用pH试纸测出通电后的溶液呈碱性。

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

实验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进行交流。老师肯定了实验结论的同时还告诉大家: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所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考虑,就可以判断出猜想    (填"一"或"二"或"三")是错误的,其中原因是   

此外,老师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通电一段时间后,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有所降低。若要恢复为原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只需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   (填物质的名称)即可。

来源:2017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a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b中的试管内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

【査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提出问题】已知实验后a中的红色固体含有单质铜,是否还含有氧化亚铜(Cu2O)呢?

【实验验证】取a中的红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试管中出现  ,证明固体中确实含有Cu2O。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O2 猜想二:CO 猜想三:  

【提出质疑】甲同学认为猜想二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验证猜想】乙同学将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黑色固体变红,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认为上图装置不够完善,为了防止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应该把上图装置中的b部分装置换成下列  装置(填字母序号)。

来源:2017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

(1)按图装置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塞紧胶塞;

(2)用放大镜聚强光引燃硫粉,可观察到硫粉燃烧时发出明亮的  色火焰

(3)冷却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可观察到:

①绿叶变黄     ②小烧杯里收集到一定量的液体;    ③氧化铜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4)取出小烧杯里收集到的液体进行检验,结果该溶液为酸性(样品)

【提出问题】小烧杯里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②H2SO3易被氧化物为H2SO4

③BaSO3不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Ⅰ:样品中溶质含有H2SO3;猜想Ⅱ:样品中溶质含有H2SO4;猜想Ⅲ:样品中溶质含有  (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  正确

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  

沉淀不溶解

【交流讨论】

(1)向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的目的是  

(2)酸雨能腐蚀金属制品,从基本反应类型上看主要反应属于  

【拓展延伸】

SO2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17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到实验室做实验。小明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然后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加C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小杰做的实验和小明一样,但没有出现白色沉淀。他们为了查明原因,查阅资料:①CO 2与NaOH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少量CO 2得到Na 2CO 3,过量CO 2得到NaH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2+2NaOH=Na 2CO 3+H 2O,Na 2CO 3+CO 2+H 2O=2NaHCO 3;②Ca(HCO 32溶于水,溶液呈碱性;③CaCl 2溶液呈中性:④Na 2CO 3、NaHCO 3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与酸反应;⑤铝、锌、铁、铜的盐溶液与NaHCO 3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

他们对CO 2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Na 2CO 3;猜想②NaHCO 3;猜想③Na 2CO 3、NaOH;猜想④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aCl 2溶液,振荡;再加入   

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

猜想②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 2溶液,振荡;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③成立

【继续探究】将4.0gNaOH固体溶解在100mL水中,然后通入4.0g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来源:2017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 2;猜想二:   ;猜想三:含有CaCl 2和Ca(OH) 2;猜想四:含有CaCl 2、HCl和Ca(OH) 2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可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是成立的。请你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方案二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烧杯中的溶液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碳酸钠溶液等 

产生气泡

【反思交流】

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 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来源:2016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草酸晶体分解实验的研究,为了测定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进行草酸晶体分解实验,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查阅资料】

(1)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2)草酸晶体(H 2C 2O 4•3H 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3H 2O CO 2↑+CO↑+4H 2O。

【Ⅰ:问题讨论】

(1)实验前应该先   

(2)进入D装置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装置中的试剂依次是     (填名称);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B装置的作用是   

(5)对D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都要进入过量的CO,其作用分别是:①加热前   ;②停止加热后   

(6)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   

【Ⅱ:实验评价】

反思: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来源:2016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