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中国医学著作博大精深,许多化学物质很早就出现在了我国医书中。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绿矾(FeSO4•7H2O)的相关记载。绿矾又名皂矾、青矾,性酸、凉、无毒,主要药用功能是除湿、解毒、收敛、止血。

(1)请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2)某实验小组欲用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制备绿矾(FeSO4•7H2O)晶体,小明同学提出该硫酸亚铁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FeSO4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2(SO43而变质。

②Fe2+在溶液中呈浅绿色,Fe3+在溶液中呈黄色。

③Fe3+的检验: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会变为血红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硫酸亚铁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Ⅱ:该硫酸亚铁溶液已经变质。

[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2﹣3滴  溶液

试管中溶液变成血红色

  

[实验拓展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uSO4、NH4Cl、Ba(OH)2

B.FeSO4、Na2SO4、KCl

C.FeCl3、NaOH、HCl

D.NaCl、MgSO4、KNO3

[实验拓展2]该实验小组继续查阅资料得知,单质铁能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于是向上述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 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④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

[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

[进行猜想]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和NaOH;

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实验过程]

(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现用A、B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 (填“c”或“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  ,证明碱石灰已变质。

(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则样品成分最多有  种可能性(填数字)。

(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

实验结论

实验一

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

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  

操作④的现象:

  

样品中一定有Ca(OH)2

实验二

①取干燥样品50g,控制在600℃内,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

②将①中剩余固体控制在850℃内反复加热,冷却后称量。

操作①中称得固体质量为45.5g;操作②固体质量无变化。

样品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

[探究结论]通过整个探究活动分析得知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  

[反思与评价]通过探究活动,大家知道该碱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明白了碱石灰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来源:2019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