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1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
B. |
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
C. |
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 |
D. |
图4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如图1所示,在一个注射器和装有较多铜丝的硬质玻璃管内共封闭80mL空气,然后给硬质玻璃管加热,并缓慢向右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至硬质玻璃管内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剩余气体冷却至室温,请回答:
①实验前,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可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少了约 mL,这是因为 。
①甲方案的玻璃管中实验现象是 。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甲方案实验过程中,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B.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C.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D.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③两种方案相比,乙方案更好,其原因是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获得新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与化学实验有关的问题:
(1)利用课本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得到氧气的含量小于 ,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2)证明铜和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
(3)在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中多处用到了玻璃棒,写出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写一种即可)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 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 |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
C. |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
D. |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图1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实验室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
(2)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是 。
(3)图3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铜丝两端注射器大的活塞,目的是 ,铜丝表面变黑是生成了 (填化学式)。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
B. |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
C. |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
D. |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
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装置 (填写字母)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 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 (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2)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 (填写字母),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是 (答一条)。
(3)装置C、D的实验都用到了红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D中(试管容积为40mL),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 mL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
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 。 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 。
(2)图二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烧杯B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3)图三为探究固体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实验,若向试管中加入的固体是NH4NO3,可观案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 (填“低于”或“高于”)右侧液面。
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是利用铁生锈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铁丝表面生成一层红棕色的物质
C.实验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试管外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对实验的影响
D.本实验也可将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实验B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 。
(3)实验C通过 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 。
钢丝棉是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直径约0.125﹣0.189毫米。小科利用钢丝棉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
步骤一: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
步骤二: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
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5分钟 |
20分钟 |
1小时 |
5小时 |
|
甲 |
无现象 |
无现象 |
无现象 |
无现象 |
乙 |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 |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
丙 |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
(1)检查注射器气密性: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 ,则气密性良好。
(2)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
(3)钢铁生锈还需要氧气,请你利用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常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2中的活性炭有 性,可用于净化水;常用 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装置3常用于实验室电解水,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是 ;此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4)装置4可用于研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关闭弹簧夹K,将NaOH溶液全部挤入烧瓶,振荡;然后打开弹簧夹K。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形成美丽喷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