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对其是否变质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没有变质。

猜想Ⅱ:       

猜想Ⅲ: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

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内容。

(1)小军设计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猜想Ⅲ成立

②向①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

(2)小慧设计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Ⅲ成立

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            

溶液变成蓝色

【反思与评价】

(3)同学们讨论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拓展实验】

(4)小慧实验②中所加的试剂替换为下列      操作,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

a.测溶液的pH

b.滴加MgSO4溶液

c.通入CO2

d.滴加稀盐酸

(5)若要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烧杯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①加入V1mL稀盐酸时,剩余固体中不含锌

②加入V2mL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3和ZnCl2

③整个过程中发生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④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g

⑤剩余固体质量m、n与稀盐酸的体积V1、V2的数量关系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除了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外,还需要科学、正确、安全地消毒。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的消毒剂,某兴趣小组对这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取少量84消毒液置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O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MnO2的作用,作催化剂;

猜想二: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作                

【实验探究】

(1)按入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加入药品前的操作是              

(2)实验Ⅰ:按入图装置经注射器甲注入10mL水,观察到注射器乙活塞向右移动10mL;(忽略大气压、摩擦等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下同)

(3)实验Ⅱ:先向锥形瓶中加入20mL 84消毒液,再按如图装置将25mL H2O2溶液平均分5次经注射器甲注入锥形瓶中,待注射器乙活塞不再向右移动后,记录每次气体的总体积,数据见表: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H2O2溶液/mL

5

5

5

5

5

注射器乙中气体的总体积/mL

35

70

85

a

b

表中的数据a=     

【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       (填“猜想一”或“猜想二”)是正确的,依据是                                                    

【反思评价】通过该实验说明消毒剂混用可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因此生活中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不能随意混用,应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来源: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B.室温下向pH=9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

C.把一定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来源: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铜与氧化铜的粉末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氢钠(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常用于制作糕点、馒头的发泡剂。某同学为探究发酵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他取样品20.0g,进行如图实验探究:

假设样品中除NaHCO3之外的其他成分加热不发生变化,也不与盐酸反应,直接进入固体B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产生CO2的质量为3.1g

B.固体A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7.5g

C.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B中含有剩余的HCl

D.原发酵粉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0%

来源: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补钙片的主要成分为CaCO3,每片钙片重0.5g(假设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钙片中钙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图实验:

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达州市九年级学生在5月份进行了实验操作考试,某实验室的老师准备实验药品时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未盖瓶塞。对于该固体是否变质,老师让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来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Ⅱ: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

猜想Ⅲ:全部变质,全部是Na2CO3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固体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分成三份,三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李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Ⅰ成立

小王

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Ⅰ成立

小陈

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

①小王和小陈认为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小李的结论不正确。

②经过讨论他们认为通过小王的实验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不含Na2CO3,原因是                                               

【得出结论】综合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得出猜想    成立。

实验结束后大家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内观察到废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为了不污染环境,他们向废液缸里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酚酞除外)种类最多时,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反思与拓展】

(1)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室的NaOH必须密封保存。

(2)已知:①Na2CO3+CO2+H2O═2NaHCO3

②NaHCO3+NaOH═Na2CO3+H2O

如果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    种情况(不考虑CO2和H2CO3作溶质)。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常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探究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             

(2)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都需要氧气,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b→         

(3)甲烷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室里也可利用上述装置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则制取装置为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甲烷气体置于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测得容器中CO和CO2的总质量为37.6g,同时测得水的质量为36g,请根据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同学对甲烷的其它化学性质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甲烷除了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作出假设】甲烷具有还原性

【设计并进行实验】该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与结论】

通入甲烷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A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C装置中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根据现象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证明,甲烷具有还原性。

【反思与评价】

实验时,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通入甲烷加热的目的是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A与B反应能生成气体,E的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2)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B和C反应的实质是                                

(4)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一包铁粉中含有两种杂质,小明同学取5.6g该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0.5g氢气。则该样品中的杂质可能是(  )

A.Mg和ZnB.Al和ZnC.Zn和CuD.Mg和Cu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3.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g/mL。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1。

表1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         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                       。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3,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5)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图5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

(6)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                ,解决方法是                         

【反思与评价】

(8)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                     

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参观火力发电厂,了解到废气中的SO2、NO2、CO、CO2会影响环境,设计如图流程处理废气。

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CO,体现CO    性。

②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③固体2中有                 (写两种物质)。

(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①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③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                   ;测得该溶液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

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做好个人防护,生活中常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手部消毒。另外,乙醇还用作酒精灯的燃料,酒精灯添加燃料不得超过其容量的,约含乙醇92g。已知:乙醇完全燃烧的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请问:

(1)从是否含碳元素的角度,乙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92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氯碱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原理为:2H2O+2NaCl2NaOH+H2↑+Cl2↑,另将生成的H2与Cl2恰好完全化合生成HCl制取浓盐酸。现将22.1t饱和食盐水电解完全(忽略水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共收集到H2为0.1t。试计算:

(1)NaOH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为     

(2)电解后所得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的质量。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