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处理费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 H 2
猜想2:可能是 S O 2
猜想3:可能是

【查阅资料】 S O 2 易溶于水,能与 N a O H 溶液反应生成 N a 2 S O 3 .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让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 A 中没有明显现象,装置 C 中的现象为,则猜想成立.
(2)如果装置 A 中的现象为,装置 C 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则猜想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思维拓展】
(1)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 S O 2 N a O H 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如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 S O 2 N a O H 溶液反应的结论,其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 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 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C. t 3 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时,都会析出晶体
D.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B. 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K C l B. N H 4 H C O 3 C. N H 4 H 2 P O 4 D. C a 3 ( P O 4 ) 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

A. 玻璃杯 B. 汽车轮胎 C. 纯棉衬衫 D. 不锈钢餐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饮料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粉、钾、钙等。该饮料不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为  (

A.

油脂

B.

维生素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

(2)2个氢氧根离子
(3)2个氮分子

(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B. 合金 C. 干冰 D. 洁净的空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 装置漏气
B. 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D. 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灭火方法是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硝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银和铜,设计如下方案。
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其成分为银、铜和铁。再对滤渣A按如下流程图处理:

①先再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
Ⅰ.加快反应速度    Ⅱ.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    Ⅲ.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写出 C u O H 2 S O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滤液D中溶质的成分有(填化学式)。
④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有(填框图中字母)。
⑤如果在过滤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为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的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
Ⅲ.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
甲、乙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试液
试液变红
有盐酸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______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 K N O 3 N a C 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 N O 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 a C 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②30℃时, K N O 3 的溶解度是g/100g水。
K N O 3 溶液中含有少量 N a C l 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 K N O 3 饱和溶液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 N a C l 不饱和溶液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 K N O 3
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 K N O 3 、18g N a C l 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 K N O 3 析出, N a C l 不析出,则温度 T (℃)的范围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在化学反应 C + H 2 O 高温 C O + X X 的化学式是
②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 H 2 O 还有 H g N H 3 C H 4 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如果除 H g 以外的其余三种物质按照 H 2 O N H 3 C H 4 的顺序排列,则排列的依据是(写一种即可)。
③科学家正致力于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④化学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如 K 2 C O 3 是一种肥(填"氮"、"磷"或"钾")。用 K 2 C O 3 进行颜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的火焰呈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离不开化学。

①食醋中约含有3%-5%的醋酸( C 2 H 4 O 2 ),醋酸由种元素组成。 C 2 H 4 O 2 的摩尔质量为 0 . 5 m o l C 2 H 4 O 2 分子中约含有个氧原子。
②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其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与(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常温常压下,甲气体和乙气体的溶解度分别为1.63×10-3g/100g水、4.34×10-3g/100g水。在电解过程中,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可能(填"大于"或"小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