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某实验小组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阻R x、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及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小组设计了一个记录与处理数据的表格,请将如表中①②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 |
① |
② |
电阻R/Ω |
1 |
|
|
|
2 |
|
|
|
3 |
|
|
|
(3)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本次测得R x的阻值为 Ω。
(4)本实验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
B.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C.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5)他们又对实验进行了拓展,利用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阻值已知为R 0的定值电阻、电压表、开关等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R x的阻值,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 1,断开S 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1;
②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2;
③待测电阻的阻值R x= (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字母表示)
音乐喷泉是集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装置,让红、绿、蓝三种色灯照射到水柱上,通过电脑控制三种色灯功率的比例就能让水柱变换颜色,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图甲是某段时间内红、绿两色灯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第 红灯两端的电压为 ,求此时通过红灯的电流;
(2)请计算 内红灯和绿灯消耗的总电能;
(3)图乙是控制喷泉水柱工作的模拟电路。 两端输入如图丙所示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 ,定值电阻 , 为特殊电子元件。当 时, 两端的电压 ;当 时, 恒为 不变。当通过 的电流满足 时,电路启动喷水,此时 至少为多少伏?该电路工作 ,其中喷水时间有多少秒?
我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高度是632米,为了避免台风来临时大厦上部剧烈晃动,大厦上部第125层安装了总质量上千吨的阻尼器系统,如图甲所示。阻尼器系统的钢索悬挂在大厦顶端,阻尼器类似一个质量巨大的金属摆,其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台风来临迫使大厦晃动,触发阻尼器产生与大厦晃动方向相反的摆动(如图丙所示)。阻尼器不停的往复摆动,使大厦上部晃动逐渐减弱,这样就不断吸收大厦晃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阻尼器所在楼层距大厦底层高580m,乘坐高速电梯从底层到125层用时58s,则这一过程电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阻尼器系统的质量是10 6kg,则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取g=10N/kg)
(3)图丙中,大厦刚开始向左晃动时,内部的阻尼器为什么会相对向右摆动?
(4)阻尼器吸收的能量不断增加,从安全角度考虑,设计时应使其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不能过大,若在阻尼器下方加装铜质闭合线圈,结合电磁感应知识,你认为还缺少的器件是什么?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写出这一新增装置能减小摆动速度的原因。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上标有“5V 2.5W”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滑到中点的过程中,灯泡L的电功率与电流的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滑片P在b端时,1min内灯泡L消耗的电能;
(3)电源电压;
(4)在确保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一款自动控温烘干箱,箱内主要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其原理图如图所示。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8V,R为变阻器,Rt为热敏电阻、Rt阻值与箱内气温关系如下表所示。工作电路电源电压为220V,R0为电热丝,阻值恒为88Ω,M为电风扇,铭牌上标有“220V 20W”字样,其作用是使箱内空气均匀受热,红、绿指示灯用于分别指示电路加热、待机状态。当控制电路的电流达到0.025A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工作电路处于待机状态,当控制电路电流减小到某值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处于加热状态。
t/℃ |
30 |
40 |
50 |
60 |
70 |
Rt/Ω |
305 |
245 |
200 |
170 |
150 |
(1)将控制电路中变阻器R的阻值调为120Ω时,箱内气温最高可达多少摄氏度?(电磁铁的线圈电阻不计)
(2)重新调节变阻器R,同时闭合开关S1、S2,箱内气温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若电热丝R0加热空气的效率为80%,衔铁每次被吸住的时长均为300s,箱内空气质量恒为2.2kg、比热容为1×103J/(kg•℃)。求开关S1、S2闭合20min内,工作电路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控制电路、指示灯及电风扇M产生的电热均不计,指示灯消耗的电能不计)
小明想了解热水在图1的哪个杯子中降温更快,他往两杯子中倒入等质量热水,同时开始计时,测得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
(1)由图2可推测_____杯(选填“甲”“乙”)中的热水先降温至 。
(2)_____杯(选填“甲”“乙”)中的水在 放出的热量较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杯热水降温快慢的不同?小明猜想可能是两杯子开口散热面积的不同和杯身散热的不同。请设计实验探究热水降温快慢与玻璃杯开口大小是否有关,写出实验步骤(已提供足量热水,从图3中自选器材)。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物理问题时,常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物理模型。
(1)如图甲,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忽略厚度和宽度,长度不可忽略,用细线将它从中点悬起,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它绕悬点在竖直面内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后(如图乙)释放,为研究其能否平衡,可将它看成等长的两部分,请在图乙中画出这两部分各自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力臂,并用杠杆平衡条件证明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
(2)如图丙,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板,忽略厚度,长度和宽度不可忽略,用细线将它从AB边的中点悬起,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它绕悬点在竖直面内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后(如图丁)释放,木板在该位置能否平衡?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补给能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它能够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再将电能充入汽车动力电池(以下简称电池)。通常,直流充电桩比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压更高、电流更大,因而可实现快速充电。
设电池当前储能占充满状态储能的百分比为D。充电时,充电桩的充电功率P会随着电池的D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充电桩显示屏了解充电过程中的其他相关信息。
现实际测试一个直流充电桩对某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假定测试中充电桩输出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电池的储能。充电前,D为30%,充电桩显示屏中充电时长、充电度数、充电费用示数均为0。开始充电后,P与D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为方便计算,图像已作近似处理)。充满后,立即停止充电。当D达到70%时充电桩显示屏的部分即时信息如表。
充电电压( ) |
充电电流( ) |
充电时长( ) |
充电度数( ) |
充电费用(元) |
|
|
|
|
(1)通常,直流充电桩比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压更高、电流更大,故充电功率更_____。
(2)在D从 增至 的过程中,充电功率大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当D为 时,充电电流为_____ 。
(3)若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费单价不变,则测试全过程的充电费用为_____元。
(4)设D从 增至 所需时间为 ,从 增至 所需时间为 ,且 ,则测试全过程的充电总时长为_____ 。
呼和浩特市共享单车的投放,为呼和浩特市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小董同学通过手机扫码,解锁了一辆电动自行单车。如果她骑行电动自行单车在平直的乡间小路上做直线运动,且以恒定的功率
行驶。通过收集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 图象。在第 时速度达到 ,然后以 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小董质量为 ,电动自行单车质量为 ,骑行时所受阻力恒为人和车总重的 .求:
(1)在 时间内,单车通过的路程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这段时间内,电动机对单车产生的牵引力 单车所受的阻力(选填
“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电动自行单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加在电动机上的电压为 ,通过的电流 ,电动机提供的电功率多大,该电动机的效率为多少,(不计机械摩擦损失),电动机线圈电阻是多少;
(3)在 时间内,单车通过的路程。(提示:能量守恒。动能计算公式为 , 表示质量, 表示速度)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薄壁圆柱形容器,高度为 ,底面积为 。甲容器内装有水,圆柱形实心物体浸没在水底。物体高度为 ,底面积为 ,密度为 。乙容器内装有质量为 ,密度为 的某种液体。忽略物体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已知 。
(1)求物体浸没水底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2)将物体从甲容器底部竖直缓慢提升,直到物体上表面高出水面 时停止,求这个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3)将物体从甲容器取出后,再缓慢放入乙容器内,为保证液体不会溢出,求乙容器内液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用 表示)。
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合作小组的同学们对小亮家的汽车中有关物理学的知识进行了专项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两方面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一:设计制作汽车加热坐垫
同学们想利用车上提供的电压为 的电源,设计具有加热和保温两挡功能的汽车座椅加热坐垫。他们在网上购买了两个阻值为 的加热电阻片,若干导线和开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电路;
(2)求自制加热坐垫的加热和保温功率。
实践活动二:研究汽车中的动力学
(1)如图甲所示,是小亮家汽车的动力系统。该汽车发动机实质是汽油机,它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_____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
(2)请在图乙中画出汽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
(3)汽车整车质量约为 ,静止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 ,求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取 )
(4)如图丙所示,是合作小组的同学们利用频闪摄影技术研究汽车的运动状态时,相机每隔 曝光一次,拍摄到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频闪照片。若车身长 ,求拍摄过程中汽车的行驶速度。
(5)查阅资料可知,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约为车重的 倍,求拍摄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30s内匀速提升到6m高的楼上,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拉力F;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下潜深度已突破 ,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取 )
(1)潜水艇活动的海水深度一般为 至 。它可以通过水舱排水或充水来改变 _____,从而实现浮沉。
(2)深潜器可进入更深的水域,在 的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为_____ 。由于深海海水压强太大,深潜器实现浮沉的方法与潜水艇有所不同。
(3)小明阅读资料后,利用如图的装置模拟深潜器在水中的运动过程。物体甲、乙由一条细线连接且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乙的质量为 ,体积为 ,则乙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 ,乙受到细线的拉力为_____ 。若剪断细线,甲将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此时甲所受浮力_____(填字母)。
A. | 增大,且大于重力 |
B. | 不变,且等于重力 |
C. | 不变,且大于重力 |
D. | 减小,且小于重力 |
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时,一实验小组将一质量为54g的橡皮泥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橡皮泥下沉。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呢?他们经过思考后将橡皮泥捏成了如图所示的厚度均匀的半球状“小碗”,将碗口朝上轻轻放在水面上,小碗漂浮。( ,半球的体积公式是 , , )
(1)橡皮泥放入水槽前,水的深度是 ,求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
(2)求橡皮泥的体积;
(3)橡皮泥“小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4)橡皮泥“小碗”的厚度 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今年5月,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神孤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 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创新了多项世界记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底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 的 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 中 的元素质量比是 。甲烷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写一条) 。(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 千克 米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海面受到海水浮力是 牛,浸入海水的体积至少需要 米 ,开采处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说明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 。